北宋皇祐元年(1049)正月,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以目疾为苦,获准由扬州移知颍州(今阜阳市),于二月十三日抵达颍州任上,稍事休整后便开始工作,他在前守孙延仲陪同下,率领僚属至颍州西湖栽种瑞莲、黄杨等植..
远古时代,在进入颍河的下游处,曾有一片洼地,水面变宽,并在南岸集聚成稳定的水面。淮河两岸对这类地貌,以“陂”“塘”称名。颍州以西的汝水东岸有“新陂”。但对于颍州城西的这片水面,唐代起破例称之“西湖”。..
在北宋,被朝廷赐以“文忠”美谥颇为不易,而曾任颍州太守者辞世后获此谥号,则有蔡齐、欧阳修和苏轼三人,被美誉为颍州“三文忠”。蔡齐(988-1039),字子思。祖籍洛阳(今河南省巩义),其曾祖父蔡绾曾为莱州胶..
刘琦祠位于阜城西北城墙上,主祀南宋抗金名将刘琦,陪祀有“顺昌之战”时顺昌知府陈规、通判汪若海、副将赵尊、耿训、韩直、许清、阎充和义军曹成。刘琦 字信叔,宋德顺军(今甘肃静宁县)人。绍兴十年(1140),刘..
北宋文豪欧阳修4岁丧父,从小跟随叔父在湖北随州长大,母亲郑氏对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没钱上学,母亲就拿沙子当纸、木棍当笔,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境况下,用最简朴的方法教欧阳修识字,而欧阳修也没有辜负母亲..
颍州文庙,也称颍州儒学、州学,始建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为颍州太守蔡齐创立,距今已有984年历史。这所官办学府初建于古颍州西湖之滨,明洪武九年(1376年)迁建于南城大东门内北侧。历经多次拓展修缮,成为阜..
元祐六年(1091)初,苏轼被召回朝任吏部尚书,八月五日,苏轼在贾易等人的攻击之下,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知颍州太守。闰八月二十二日,苏轼到达颍州,开始了为期八个月的短暂为官之路。颍州这个地方对苏轼而言并不陌..
2023年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儿童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独自闪烁,他们语言和行为不被他人所理解,导致他们难以融入社会。为关爱阜城自闭症儿童,Home尧泰汉海慈善专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