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阳市老城区有一条古老的小巷,小巷南头立有一个直径三米多高的月门,月门之上嵌着一个古朴典雅的门楣,用刚劲古拙的篆体写着“状元巷”三个金色的大字。就这条巷子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来历。
状元巷不是一条深深的小巷,南北长约一二百米米的样子,东西宽3米左右,整条巷子还保留着青石铺就的样子。巷子两旁有许多清末民初时代的老屋,庆幸隆隆的挖掘机还没有来得及看上这个隐藏在闹市的“隐者”。
这是阜阳的名巷,也是阜阳的第一巷。明朝正德《颍州志》卷,清乾隆《阜阳县志》卷八都清楚记载:“元泰定帝四年(公元1327年)李黼(fu)字子威,获廷试第一名(状元)”因李黼考中状元而得名的状元巷已经走过了六个世纪,至今已有着696年的漫长历史。
而这个充满历史烟雨的古巷却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逆着近700年前的那道紫色的闪电去聆听这条古巷中李黼沉醉于诗书的吟读。
那夜大雨倾盆,雷声隆隆,李黼的哥哥经不起一天的劳累已经沉沉地睡去。这一家兄弟早年失去双亲,哥哥长兄代父支撑起这个贫寒的家。弟弟李黼聪颖过人,刻苦读书,以待他日考取功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即使是这般恶劣天气,心中的梦想如一盏希望之灯,指引着李黼苦读至深夜。雷声越来越紧,雨越下越大。一道道紫色的闪电如一把把利剑,咔嚓咔嚓地一次次劈开无边的黑幕。又好象在追缉什么,可是李黼却充耳不闻。门忽然被大风吹开,“咣当”一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哥哥,一条白色的影子突然闪进屋里瞬间消失在李黼的床下,哥哥吓得不敢出声,李黼却浑然不觉,还在思考书中的问题。不一会雷声渐止,雨越来越小,天边竟然露出一点月光来,静谧的夜晚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
第二年,也就是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李黼参加廷试,以第一名的骄人成绩中了状元。一年之后,他回乡探望长兄,重修宗祠,又建状元桥,就在他即将临行之前的夜晚李黼做了个长长的梦。梦里他又回到从前苦读时光,一个美丽的女子时而为自己研墨,时而给他指点书中迷惑的地方。李黼问其为何这样对他关注,女子笑而不答,追问急了,那女子说是报答他雨夜救命之恩,助他早日考取功名。李黼听后对此却一头雾水,女子莞而一笑继续研墨。李黼许下诺言,如果他日取得功名,定会取其为妻,女子说只愿李黼金榜提名,不图任何。他哪里知道,那女子是个狐仙,因为触犯天条被追杀,只有李黼这颗文曲星能庇护了她一条命。
梦醒之后,李黼觉得很疑惑,就把这事说给哥哥听,哥哥顿时想起那个雨夜的奇遇。只是李黼当时沉浸在书中的,对此浑然不觉。李黼看看重新修建的家,又把以前那个他睡过得旧床和苦读时的书案按照原来的位置摆放好,好像那是他对前世曾经的知己留下的美好印记。
“寒窗苦读,你我海誓山盟铭心刻骨;金榜花烛却是天涯漫漫陌路殊途。能不能让我为爱哭一哭,我还是千年前爱你的白狐。千年守候千年无助,情到深处我用美丽为你起舞,爱到痛时我用歌声为你倾诉。多少春去春来我还是依然爱你的千年白狐。”我想,这首《白狐》的歌词寓意暗暗契合了近700年前那个窗下为李黼研墨,陪李黼夜读,助李黼金榜题名的知恩图报的美好故事,美丽的白狐啊。
触摸着这面厚厚的老屋外墙,墙体温暖的感觉不正是李黼留下的手温吗?这一砖一瓦,这条青石古巷,记载的是六个世纪前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