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原来是正阳关人,姓周的是大族,后来据查证,周家的根源在寿州,从那里弄一部家谱。周家祖上,在明朝时候有一个最大的官,当过总兵,叫啥名字记不得了。一八五六年,我的老太,叫周廷祯,因为逃避太平天国的战乱,到阜阳城来,十八家子,逃难逃到颍州府来。来的时候就是老太、老太奶,还有一个大姑奶奶,就来三口。这十八家,第一个姓王的,王同顺家,大百货店,有名的,我那个头一房奶奶,还就是王家的姑娘哩!高家,高鸣九家,原来开过钱庄的。又是魏家、李家、郭家、牛家、徐家,都是商人,这十八家子,一开始走的很亲近,特别是解放以后,就不来往了。
曾祖父到阜阳以后,得三个儿子。我爷爷是老大,叫周文甫,字惠斋,学徒出身,我奶奶叫梅良玉,正阳关人。我爷爷后来给人家大财主当经理,钱庄的经理,姓倪的汇丰,反正十几家子,人家拿钱,叫他经营。买房子就是经他手买的,原来在徐家胡同,后来在建设街,原来老县政府对过。一个南院,一个北院,我爷爷买的南院,二爷买的北院。北边是周家花门楼,那是当地的周家了,叫周建恒,中间还搁一个牛家大院。我爷爷一九二八年死的,他一八六八年的人,活六十岁。他四个儿,一个闺女。
我那个大伯死的早,叫周承德,字善堂,是个大少爷,啥都不干,吸大烟,一九二五年死的,夫人高培德,是基督教徒。一个儿叫周世杰,颍州师范毕业,后来到江西投靠他四叔去了,在税务局里当个科长,解放以后,他胆小,五五年镇反时候跳河死了,妻子连勤峩。长子周天锡,次子周天钧。
二伯叫周承福,字庆堂,娶妻宁氏,原来学徒,后来也不干,吸大烟,一九三八年就去世了。他俩儿,大儿叫周世侠,就是挑估衣挑,卖估货的。二儿叫周世仁,在烟草专卖局。
老三就是我父亲,叫周承典,字自铭,他是店员,原来在美芳照相馆管账,解放以后推磨卖面,就在建设街老宅子那。我母亲叫王德恩,建设街北人,基督徒,也算是个小地主。大儿叫周世博,在中央军委军械部军械处当上校处长,有二子二女。老二就是我姐,叫周世敏,丈夫叫杨庆泽,是霍山县委书记,后来到六安当中级法院院长。老三就是我,三个闺女一个儿。老四叫周世廉,有两个二一个闺女。老五周世民,夫人权循莲,有三个闺女一个儿子,叫周华宾。老六周世隆,有三个闺女。老七周世伟,有一个闺女。
我四叔叫周承信,字禀中,他是羊羔子风,解放前死的惨的很,他大排行最后,叫老八。一个大闺女叫周世昕,省委统战部的干部。一个儿叫周世钊,合工大的教授,团委总书记,还有著作。
二爷死得早,据听说好赌钱,他赢的钱买了地,买了房子,在程集有八十亩地。他叫周文弼,二奶奶姓卢,名字记不清了。两个儿,一个闺女,闺女是老大,嫁给中村岗姓卢的大地主。大儿子叫周承祖,二儿子叫周承考。还有一个小闺女叫周少华,这个人原来不知道,二零一一年十月二十号,她两个闺女一个儿从江西来认亲,查了家谱一看,才知道真有这个人。周少华现在还在,嫁给个天津人,姓李,后来逃难到赣州,今年九十五岁了。
周承祖原来是在家里,家里有地呀,生活很富裕,啥都不干,他字写的好。到一九三八年,周承考,他亲兄弟当了县长以后,那时阜阳局势也紧张了,说是你还是到后方来吧,把家里事处理处理,地交给谁,房子交给谁,就交给我父亲,交给老五给你看着房子,地给你代管,收了粮食卖了钱给你寄过去,你还是到后方来吧。那时江西是后方,后来一九三八年春天,未轰炸以前,那时候坐汽车到江西去了。去了以后也工作了,在粮食部门工作,当了粮食科的科长。后来四九年的时候,跟他兄弟一块都到九龙去了,后来顶多有半年时间,他非要回老家,住不惯,高低回来了,年龄五十多岁了。结果赶上镇压反革命,又是地主,后来拉进去了,没枪毙,死在监狱里。他一个儿子周世鼎,破落地主,下放到程集,受管制,从江西带来个媳妇也离婚了,闺女也跑了,后来到淮南给人家补鞋。一个闺女周世玲,留在江西,嫁给胡秉新。
周承考在民国六年的时候,就考上了省立六中,在三里湾。后来到南京去上学,娶了个南京人,叫倪侍莲,是南京女师的校花。后来在赣南,就是江西南部定南县当县长,又调回省里去当省政府秘书长,由省政府秘书长又到中央粮食部里,当储运处的处长,还到重庆受过训练。到一九四八年的时候,局势变化了,解放军已经过江了,他们全家就迁到香港去了,迁到九龙。他四九年去,到了五零年的时候,带的钱就花的差不多了,他大儿子叫周世昌,就想这不是办法啊,台湾也去不成,干脆我回大陆去吧。从那以后,他就回大陆了,结果这三十年每一次运动,他有海外关系,每一次都是老运动员了,一次、一次、一次、一次,他自己说的,他来过,见过面。到了一九五一年的时候,周承考就受不了了,他就给台湾方面写信,是不是可以过去。碰巧了,他书上(笔者注:《一个平凡人的自述》,民国六十八年,台湾自由谈杂志社出版)说,就碰到薛文海了,二十年前的老部下薛文海,薛文海当了保人,也不是容易的啊,这样就去了台湾。周承考是六个儿子,周世昌后来在甘肃白银市搞冶金,是白银市侨联主席。二儿子叫周世新,搞计算机专业,六十年代在台湾就很有名,现在旅居加拿大。老三周世民,在美国开餐馆。老四周世国,在美国,八十年代回来过一次,好像是在保险公司工作。老五周世安,也在美国。老六周世平,现在台湾,研究农业科学。
三爷叫周文彬,字义圃,他在当铺里学徒,三奶奶姓卢。他两个闺女,两个儿子,大闺女嫁给姓储的,还一个小闺女嫁给姓陈的。二儿周承华,三儿周承章,大排行一个是老六,一个是老七。周承华,字继堂,是省立六中的学生,后来当了粮食局局长。他很有名气的,在阜阳也是社会名流,他就是阜阳名人朱清华的女婿,我那个六婶子是朱清华的闺女,他在教育上、政界上很吃香的。解放以后,穷困潦倒,五五年去世的,上吊死的,连棺材都买不起。那民国时期,李伯英啊、沈志庵啊,这些上层人物,他都够着喽,我有时候缴不起学费,叫六叔写封信,就可以免学费。他还没有儿,他拾一个闺女,叫周世祥,现在在合肥安医附院当护士长。周承章,他在同德昌绸缎店当帮工(笔者注:原址后改为洞天春饭店,即今解放中路),后来被土匪杀害,就是在一九三九年轰炸以后,我父亲去给他收尸,三十多岁。俩闺女,大闺女叫周世坤,后来嫁给姓刘的,二闺女叫周世炎。
我小学在北城上的,和潘慎伍哩儿三年级是同学,潘绍英,潘慎伍俩儿,潘绍英是老二。潘慎伍五三年被枪毙了,五三年,那赶到风头上,其实当地人讲他才好哩。做善事,做好事,谁家有困难,到人家家去访问说:“你到我那柜上去,差多少钱,从我那柜上去拿去。”潘善斋哩儿也见过,潘之祥,也是北城同学,都是抗战期间的。潘善斋的儿没有潘慎伍的儿长的排场,白白胖胖的。我记得枪毙潘慎伍的时候,瘦得很,还矮还瘦,那就变样了。枪毙之前在牢里,拉出去了,挂个大牌子“潘慎伍”。我走到街上过,看着一阵人,几个人架着,我就在北街口,我朝西去,看见他了。那个时候,反正有名的,像阜阳县党部书记吴朝举,那是后来看见贴的布告,才看到他名字,啥时候枪毙的,咱都不知道,吴少田。建设小学解放前是王备五的房子,他原来当过精忠保的小学校长,这个人我见过,他儿子叫王彦卿。建设街是后门,大门在城墙,从前到后,一大片都是他的房子,到二零零三年还在。
我中学在联中上的,县中,就是现在的三中,那是解放前的一年了。毕业以后考上长淮临中,跑到蚌埠去了,上了,解放以后就解散了,国民党的中学就解散了。后来五七年上了阜阳师范函授部,就是现在一职高那个地方,那正规的很,到八零年考上电大,英语专业毕业哩。我小学还带英语课,现在一百多个单词还记得。那民国时期,学校里还认真的很哩!早上去都背,中学英语老师叫王子建,他的教学方法绝对不一样,一进了教室:“某某某,国旗,哪几个字母?国家哪几个字母?钢笔哪几个字母?笔记本哪几个字母?”然后,他还问:“Beautiful,哦,美丽;Ink,哦,墨水;Bicycle,是自行车。”一个人三分钟,这就是你的英语成绩,考试是考试,这口试是口试,从初一到初三,雷打不动的,所以都紧张的很。民国时期的教育质量是很好的,我几十年以后都忘不了,主要基础都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