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 东坡吟咏西湖荷花
2023-04-05 04:42:00

 东坡为官期间,曾治理过杭州、扬州、颍州等地的西湖,因而以“西湖长”为自豪。

  当年的颍州西湖,位于“州西北二里外,湖长十里,广三里,相传古时水深莫测,广袤相齐。”(明正德《颍州志》)“清风徐来,碧波浩荡,莲菱蓼,鱼跃禽鸣,美景不一。”(明成化《中都志》)据刘奕云老师《颍州西湖史初探》(《可在轩集》)推知:“明正德十年(1515)湖长十里、广三里,面积应为七点五平方公里。北宋时期,黄河没有湮湖之半以前,湖面面积应为十五平方公里。古代湖面“广袤相齐”时,面积应为三十平方公里。”沿湖岸边环植着垂枝飘逸的杨柳,浩瀚如镜的水面漂浮着大量的荷莲。如东坡词所云:“四面垂杨十里荷。”(《浣溪沙·荷花》)垂杨即垂柳,古诗文中常杨柳通用。

  颍州西湖由湖中部的大堤为界,划分为西池与东池。欧阳公退休后的私宅即傍“湖东”南岸。当年九月日,西湖秋涸,东坡带领签判赵令畤、教授陈师道等僚属,召集渔民把西湖东池里受困的鱼儿,迁至秋水充盈的西池。最难能可贵的是,东坡在迁鱼现场表现得非常活跃而可爱,他细心地将在湖底泥沙里挣扎的小鱼小虾也一块捡至西池,使其生还。如东坡诗所云:“东坡也是可怜(在这里为可爱意)人,披抉泥沙收细碎。”(《复次放鱼韵赵承议、陈教授》)东坡组织渔民迁鱼的情节,尤其是他趟着泥水,像天真的孩童一样俯拾小鱼小虾的细节,更是把“居士仁心到鱼鸟”的思想落到了实处,体现了东坡发自于内心的善良和仁爱。

  颍州西湖有三分之一的水面上分布着大片的荷田,盛开时节荷花如云。荷花,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又名莲花、菡萏、水芙蓉、芙蕖等,有鲜红、粉红和纯白等花色,其中在一根茎顶端上并蒂盛开两个花朵的,象征着吉祥如意,文人墨客称之为“瑞莲”“双头莲”或“并蒂莲”。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寓意清廉自守和坚贞纯洁的情操,被誉“花中君子”。荷花按用途可分为花莲、子莲和藕莲等。荷花在每年夏季的69月份开花,盛花期在8月份左右,花期可以维持34个月时间。荷花受当年气候或不同地域等因素影响,开花时间有所变化,如偏南地区开花早,偏北地区开花晚。颍州西湖的莲花相对开花也较晚。

  北宋皇祐元年(1049)二月十三日,大文学家欧阳修任颍州太守,到任第三天,便在前守孙延仲、判官张器等陪同下,首次游览了颍州西湖,并在湖水里种瑞莲等水生植物,在岸边和大堤上栽黄杨等景观植物。休憩时,欧公在撷芳亭留诗《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这是欧阳修第一次来颍州的诗作名篇。全诗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了诗人初见西湖的喜悦心情,在西湖种植莲花黄杨时的心境和观感。苏辙因赞:“西湖草木公所种,仁人实使甘棠重”。(《陪欧阳少师永叔宴颍州西湖》)欧阳公知颍期间有多首诗词中涉及荷花,著名诗句,如“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情”、菡萏间红绿,鸳鸯浮渺弥”、“菡萏香清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高”、“十里秋风红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涟”、“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及诗题为《答吕太博赏双莲》等。

  东坡传承了恩师欧阳公的衣钵,同样热爱颍州的荷花。东坡两次来颍州,留下了至少两首与莲花有关的诗词。一首是《陪欧阳公宴西湖》。此诗创作于熙宁四年(1071)九月,东坡赴杭州通判任,苏辙送兄东坡至颍州,一同看望了致仕居于西湖之畔的欧公,并与欧公同游西湖,饮酒赋诗,畅谈竟日,度过了一段欢乐时光。东坡诗句“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说明九月正是颍州西湖的莲花与晚菊争奇斗妍,鲜艳夺目的时节。

  另一首是《浣溪沙·荷花》词,在阜阳当地少有流传。查阅《东坡词编年笺证》,作者笺证认为:秦少游亦有诗云:“十里荷花菡萏初,我公所至有西湖。”……“四面垂杨十里荷”,疑作于颍州。”而《古诗文网》载文则肯定地认为,该词为元祐六年(1091)闰八月至九月间,东坡任颍州知州时所创作。东坡在与同僚荡舟颍州西湖观赏荷花,忽然感觉当官的寂寞孤寥,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全词如下: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东坡创作的这首《浣溪沙·荷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颇强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上阕,描述了初秋时节的颍州西湖,杨柳依依,荷花绽放,好一派秾丽的风光。接着,东坡问寻同游的僚属,湖内哪片荷花最繁茂艳丽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画楼南畔”最大的一片荷田。此时,一轮温煦的夕阳挂在了雕饰华丽的楼房顶端,与远处五彩缤纷的彩霞,波光粼粼的湖面融为了天水一色的迷人景象,洋溢着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感受。

  下阕,因“天气乍凉”突然引发了东坡的寂寞感,他只好与同僚们赋诗高歌,畅饮颍州的“香泉酒”来消磨时光,以忧中取乐,或乘着画舸穿梭、躲进无际的荷花丛中,细听那悠扬哀伤的笙歌。

  北宋元祐六年(1091),苏东坡知颍州时已经56岁。而他累乞外任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原因。当年三月,东坡由杭州知州任被召入京,担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侍读。八月,因原“洛党”羽翼、待御史贾易及反水在幕后的赵君锡联手,从东坡的《归宜兴留题竹西寺·其三》诗中寻章摘句,对“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妄加分析,无限上纲,硬说东坡诗中的“闻好语”,分明是对神宗怀恨在心,把神宗死讯当作好语。借此攻讦东坡,并弹劾不已,欲如法再炮制出一场“乌台诗案”。东坡为此愤起自辩,绝地反击,《奏元丰八年(1085)五月一日题诗扬州僧寺因依》。朝廷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蒙城人)谓:“赵君锡、贾易所奏苏轼题诗事为诬”,将赵君锡、贾易及苏轼均罢。至此,“扬州题诗事”一案始平息。东坡作《黠鼠赋》,讽喻贾易、赵君锡等鼠辈之狡黠。东坡知颍告下,高太后赏赐东坡对衣一袭,金腰带一条,银鞍辔马一匹。闰八月,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颍州军州事”身份出京。

  而此时的东坡,已经厌倦了北宋政坛的颓废之风和没完没了的党争,厌倦了仕途。他崇尚归隐,认为颍州是政务清简的“养痾便郡”,以“得颍藏拙”为幸事。若把《浣溪沙·荷花》词译成现代散文诗,也是清新宛若刚出水的芙蓉般隽永:

  四面垂柳围绕着十里香荷。请问哪里莲花最多?画楼南畔,夕阳西落。天气乍一变凉,给人们带来了秋的寂寞。萧索的光阴,需用美酒打发、消磨。暂且来此花丛,细听吹笙唱歌。(《古诗文网》

  20178月,在阜阳有着悠久栽培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荷花,被评为阜阳市的“双市花”(荷花、月季)之一。2021年,颍泉区在长约数公里的老泉河故道内,发现千余亩野生莲资源,专家鉴定为白花型野生莲资源,同时还发现罕见的并蒂莲(瑞莲)。经园区开展野生荷莲征名活动,最终命名为“颍泉溪客”。历史上,颍州古西湖为古泉河所环抱,并经多次黄泛改道,或古西湖与古河道多段淤平相连为一体。在古河道内发现野生菏莲资源及“并蒂莲”,不排黄泛冲刷时造成西湖荷莲的四处漫衍与野化遗存,或与欧公所植瑞莲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 梦回宋朝,寻找一个叫做颍..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 欧阳修颍州祈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