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延伸车间到村。采取“项目+扶贫车间+贫困户”和“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把印刷包装、服装纺织、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些无法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的工序转移到扶贫车间,既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用工贵”的困难,又满足了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2016年投资2520万元新建34个、改建6个扶贫车间。目前,建成投入运营8个,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47人,人均月工资1252元;全部建成后,可带动1230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年收益2.5万元。
二是精准设岗到户。结合“百企进百村”活动,组织70家非公有制企业与40个贫困村结对帮扶,设置一些就业门槛低、技术要求低、工时灵活的手工岗位,确保“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妇女等不同类型的贫困户靠一根针、一把剪刀、一支刷子,能够就地就近把活干、把钱赚。宏洋集团自2015年以来,在乡镇建立扶贫加工点20余家,带动300余户贫困家庭逐步摆脱贫困。
三是定向培训到人。建立贫困户信息库,精准掌握贫困户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知识水平,采取“企业+培训基地+技术骨干”的方式,开展订单式、清单式的“短平快”免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4期扶贫创业培训班,培训学员120人。同时,对认定为扶贫基地和居家就业扶贫基地的各类企业、扶贫工厂、车间开发的就业岗位,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就业的,给予贫困人员每人每月625元岗位补贴,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