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夏粮收购已基本结束,小麦收购价平均在每公斤3元左右,然而,在颍州区,一些村民的小麦售价却卖到了每公斤4.5元,这其中是何原因?来看记者的一线调查。
见到村里有人前来收购小麦,游卫国帮衬着装车运粮。忙活了大半天,闲暇时刻,他和老伴满心欢喜地盘算着卖粮收入。
“今天卖了8100斤小麦,价格是(每斤)两块二毛五.”
“我们卖了18225元。”
“今年是个大丰收年呀,我们心里都非常高兴。”
游卫国的小麦每公斤卖到了4.5元,远高于今年小麦收储的市场价。背后的原因,就是他所在的三星村,从2018年开始,与粮食流通收储企业开展合作,“订单式”种植单一品种的弱筋小麦。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题,还增加了种粮收益。今年,三星村6500亩“订单小麦”喜获丰收,总产量超过816万公斤。
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民 游卫国说:“从种到收,全部都是托管服务,我今年小麦大概算了一下,总共可以卖到54000块钱左右,所以老百姓对种田非常有信心,越种越高兴,越种越开心,提高经济收入咋不高兴。”
颍州区三星村村民 王振东说:“种了一辈子地,效益都没现在好,小麦卖到两块二毛五一斤,我们种地越来越有劲,收入越来越高。”
颍州区三星村托管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张金平说:“我们统耕统种统管统收统卖,保证订单小麦的品质,每亩还可以为群众降低成本100块钱到200块钱,托管中产生的收益归村集体经济所有。”
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党总支副书记 吴啊飞说:“3年来,我们持续推进订单小麦种植,每亩地可以为群众增收700元左右,全村农户合计增收大概是450万元左右。”
种植“订单小麦”,让三星村的“小农户”对接了粮食生产交易“大市场”,这中间既离不开当地政府发展富民产业的有效举措,也有粮食购销企业“接单牵线”的作用。
阜阳环宇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路广海说:“这个订单农业,都是采取合同制,先从上游生产厂家拿到订单合同,然后再号召农民进行种植,以村、以一个镇为一个品种,我们去进行收购,然后进行调运,不让农民任何后顾之忧。”
颍州区三合镇副镇长 杨坤山说:“我们的订单小麦种植是多种形式的,既与粮食加工企业合作,也与酿酒企业合作,我们的订单小麦价格高于市场五分到七毛不等。只有让群众感受到种好粮有效益,能增收,才能提高群众的种粮积极性。让群众去安心种粮,种好粮。”
党委政府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对接有力、粮食种植户多重受益。今年,粮食购销企业在颍州区签下了13万亩的“订单小麦”。为了保障“订单种植”的小麦能够“转储、专用”,企业和镇村共同建成了仓容量25000吨的粮食收储中心,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可持续发展。
阜阳环宇粮油购销公司总经理 路广海说:“我们准备扩大到30万亩,30万亩要涉及到5个到6个乡镇,全部采取的是农业订单。我们总的计划是准备建6万吨(仓储)。”
颍州区三合镇副镇长 杨坤山说:“我们三合镇连续3年,实现全域全覆盖订单小麦种植,这样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
目前,阜阳市优质专用小麦基地达600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0%,其中订单生产基地300万亩,初步形成了南部沿淮地区弱筋小麦生产适宜区、中北部中强筋小麦生产事宜区的布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阜阳市农办专职副主任 张学一说:“立足国家优质粮食主产功能区的定位,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持续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和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战略,为国家粮食安全再作阜阳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