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幸福小康成色更足
2022-07-15 15:10:00作者:记者 / 王小昌 肖方旭 通讯员 / 闫翊 见习生 / 杨欣雨来源:阜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宣传中心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十年,是阜阳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的十年。十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阜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地各部门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本栏目从今天起推出《非凡的成就 阜阳这十年》“跨越”系列报道,展示各地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今天的“跨越”系列报道播出《颍州: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幸福小康成色更足》。


刚刚过去的十年,是颍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是城市名片擦拭最亮的十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

2012年,颍州区地区生产总值为81亿元,2021年达到355亿元,增长4.4倍;201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亿元,2021年达到246亿元,增长3.4倍;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3元,2021年达到42482元和18128元,分别增长了2.2倍和2.5倍;2021年,颍州区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1万家,“四上企业”达到291家,民营经济总量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8%,第三产业蓄能发力,占比达到7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颍州区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业态。在颍州云谷产业园,焰客科技作为首批入驻的企业,经过一年多的磨砺,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阜阳焰客科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人事经理 王博雯说:“这几年我们阜阳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这就给我们电商客服业务的拓展带来很好的机遇,我们现在带动员工就业300人,我们的销售额与成立之初相比增长3倍以上。”

颍州云谷是颍州区与杭州电商园区联手打造的阜阳首家以数字营销为主体的产业服务综合体,通过“数字、资本、技术”赋能,成长为全省数字经济示范点。


颍州云谷产业园负责人 秦大云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先后完成营销、税收、招商等工作,现在已入住的企业有14家,实现营业额1.28亿元,发展前景非常好。”

借助“主攻三产行动计划”,城南、城西两大商圈比肩繁荣,一批城市综合体、特色专业楼宇、金融机构相继落户颍州并建成运营,形成了高端现代服务业集群集聚发展态势。  


颍州区商务粮食局党组书记 局长 徐立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抓新经济、新业态,全区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逐步升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新经济增长点,激发了我们城市的商机与活力。”

商贸物流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2021年,颍州区辖区内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100万,城镇化率突破65%。

城区面积扩增量,市民生活提质量。十年来,颍州区先后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大暖民心行动”等系列活动,刷新城市品质高度,社区服务群众能力水平持续提高,解决了一大批存在于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


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城郊社区党总支书记 巫金说:“社区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根据群众生活需求,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颍州区颍西街道办事处城郊社区居民 李静说:“我们的小区现在的环境非常好,购物、就医都非常方便,配套设施都非常齐全,生活在这里感觉到非常舒适。”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12年,颍州区民生工程拨付资金5.95亿元,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14.3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2.4倍;2021年,颍州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完成率达116.18%,基本医保参保率达103.36%,全区144所中小学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


此外,颍州区还在促进城乡一体发展上发力,谱写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三合镇掩龙村村民刘付中,发展蔬菜种植十多年,得益于各类农业政策的支持和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他经营的家庭农场从最初的两三亩地发展到目前的120多亩的面积,他也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

颍州区付中家庭农场负责人 刘付中说:“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从开始的单一化发展到现在多样化,我现在供应几家大型超市,销路不用愁,每年有几十万块钱的收入。”


刘付中所在的掩龙村试点实施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持续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党建引领让掩龙村乡村产业“从无到有”、“由弱转强”。

颍州区三合镇掩龙村党总支书记 王红战说:“村党组织对接农业项目,党员服务农户,通过“ 三变 ”改革,让群众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中来,我们村集体经济也从原来的空壳村发展到目前100多万元。”

颍州区三合镇掩龙村村民 刘超说:“这些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收入越来越多,环境也越来越美,大家的精气神也很足,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为更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颍州区正积极推进“1+N”产业发展模式,继续培育品牌粮食、蔬菜、花卉、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等5大“产业联合体”。引导农业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合作方式,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颍州区乡村振兴局局长 郝亚东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颍州区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进入衔接期后,我们以产业帮扶为抓手,以就业帮扶为依托,以兜底保障为补充,持续加大衔接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

回首过往,颍州区党员干部群众用3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斗,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站在新征程上,颍州区正沿着打造城市建设“主战场”、城市形象“大客厅”、经济增长“核心极”、社会治理“样板区”的发展定位阔步前行,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上一页:老旧小区改造 居民“点菜下单” 下一页:颍州:多措并举做好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