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精准施策,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牢牢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在颍州区九龙镇中心学校,明亮的教室里,学生李笑笑正认真听讲,课余时间还能跟同学一起做手工,培养特长。曾经李笑笑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镇村各项措施的帮扶下,她家顺利脱了贫,仅教育扶贫这一项,让姐弟俩的上学再无后顾之忧。
颍州区九龙镇西刘村脱贫户、李笑笑母亲 刘传影说:“上学书本费免了,吃食堂也有点补助,该享受的我们都享受到了,很满意很好了,所以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嘛,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让贫困孩子安心读书,当地镇村和学校建立联动机制,对像李笑笑一样的学生,不仅在经济上的进行帮扶,还在生活、学习中多方关爱。
颍州区九龙镇中心校副校长 刘志国说:“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到少年宫去参加社会活动,定期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这一部分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颍州区九龙镇西刘村村民 李笑笑说:“国家帮助的很多,对家里经济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学校我们可以安心地学习了。”
颍州区教育局驻九龙镇西刘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 韩少锋说:“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资助,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也会在教育方面给他提供更多的帮扶,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学上,这样的话他们在未来更有希望,有更好的未来。”
贫有所依,学有所教。颍州区继续完善“两线并联”摸底机制和教育资助工作闭循环管理机制,实行“双线、四有”责任制,构建了“精准助学、控辍保学、特殊关爱”体系。自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或投入各级各类教育资助金及教育扶贫项目资金1.87亿元,享受资助学生达17.2万人次;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无一人因贫辍学。
教育扶贫让困难学生上学无忧,而资金帮扶更让脱贫户安心发展。在颍州区袁集镇郭王村村民张子标的家中,当地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了解他家的生猪养殖情况。张子标过去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前,在当地技术培训的支持下,开始养殖生猪,金融部门还根据扶贫政策,为他申请了五万元贴息小额贷款。靠着生猪养殖,张子标家顺利脱了贫。
颍州区袁集镇郭王村脱贫户 张子标的妻子 朱华兰说:“就是贷了这个款这几年发展发展还可以嘛,去掉本下来也可以落个几万块钱,现在生活很好了,很满意了。”
为了让像张子标一样的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持续增收走上小康路,颍州区金融部门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颍淮农商行袁集支行客户经理 陈雷说:“把金融服务下沉到乡村这一级,给农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为1121户农户发放了3350万左右的经营贷款。”
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让生产生活多方保障,颍州区打出“衣、食、住、行、就学、就业、就医”的“组合拳”,持续发力,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