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雨后初晴,阳光洒在湿润的泥土上,三百多只白鹅在颍州区三十里铺镇李门楼社区的一片闲置场地上欢快嬉戏。56岁的李庆臣一边撒着饲料,一边露出欣慰的笑容。谁也想不到,这位如今的“养鹅能手”,曾因一场意外陷入绝望。在社区精准帮扶下,他不仅成功创业,还带动周边困难群众共同增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中的动人风景。
多年前,一场意外导致李庆臣神经受损,导致肢体残疾,家庭陷入困境。“那时觉得天塌了,走路都要人扶,更别说养家。”回忆往昔,他语气沉重。但看着妻子劳累的身影和孩子期盼的眼神,他决心重新站起来。
起初,他尝试养猪、养鸡,都因缺乏技术和身体不便而失败。转机出现在一次社区开展的乡村振兴产业对接会上,他了解到生态养鹅“投资小、周期短、市场稳”,且家里闲置的土地、旧猪舍和水塘可改造利用,这让他重燃希望。
镇、村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刻将他纳入残疾人创业重点帮扶对象,申请创业补贴、联系农技专家上门指导鹅舍改造与养殖技术。仅半年,李庆臣的鹅存栏量从100只发展到300多只,通过卖鹅蛋、鹅肉实现稳定增收。
“身残心不残!”李庆臣坚定地说道。在日常养殖工作之余,他更是主动向其他居民传授技术,带动周围居民实现增收。
据悉,三十里铺镇持续关注特殊群体的产业帮扶工作。今年以来,全镇共实施了特色种养殖到户项目276户,残疾人创业扶持23户,户年均增收超过5000元。下一步,三十里铺镇将持续引导和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发展自种自养项目,进一步激发群众的自主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