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颍州西湖之畔的颍州区西湖镇,正以其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特色鲜明的旅游名片、浸润人心的文明风尚和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这片60.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4万西湖镇人用实干与创新,将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产业筑基,富民强村步履铿锵
西湖镇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农业为主导,该镇持续优化产业结构,2024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671万元,村集体经济呈现蓬勃生机。至2024年底,全镇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占比高达63.6%,其中大许村更以153.5万元的亮眼成绩领跑全镇。这组数字,是西湖镇“让产业富起来、村庄美起来、文明热起来、老百姓乐起来”创建目标最坚实的注脚。
品牌引领,特色农业绽放异彩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湖镇聚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镇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规模化发展酒用小麦1.5万亩、特色瓜菜2500余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大田恋思萝卜”、声名远播的“大许扶贫蔬菜大棚”、品质上乘的“金湖丰葡萄”等一批金字招牌脱“颍”而出,不仅为当地农民敲开了致富之门,更成为西湖镇走向全国的一张张闪亮名片。3个“三品一标”认证基地、2家绿色农产品认证企业,彰显了西湖农业的绿色底蕴与卓越品质。
文明深耕,新风正气浸润心田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一支由党员干部、五老人员、返乡大学生、热心群众等群体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基层一线。两年来,围绕传统文化宣讲、移风易俗具象化实践、关爱特殊困难群体等主题,累计开展活动数百场。积极创新,春节、清明节开展“鲜花换旧俗”活动,回收烟花爆竹、火纸千余份;将移风易俗编成快板,在田间地头传唱;以小品、戏曲演绎“厚养薄葬”;每年评选“最美婆媳”“清洁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近百名……这些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智慧,将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开设“小镇西湖”视频号,发布原创视频63条,让千年乡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新生,为“和美乡村”注入时代活力。
治理创新,和谐善治筑牢根基
提升治理效能,西湖镇探索出可推广的“西湖经验”。白行社区牢记嘱托,在实践中提炼出基层民主治理的典范——“四事四权”工作法,其成效获得高度认可,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典型案例。同时,该镇持续深化“一约四会”制度,把“积分制”当作移风易俗的“助推器”,多措并举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逐步形成了“户户守规守约、人人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为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到森林乡镇、生态乡镇、卫生乡镇等众多荣誉加身,颍州区西湖镇始终步履不停。如今,依托颍州西湖的千年古韵,这座兼具农业根基、旅游魅力与文化厚度的文明村镇,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着物质与精神比翼齐飞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