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马寨乡:“三有三为”提升古树保护内涵
2025-04-07 10:35:41作者:袁金佳来源:马寨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古树名木是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颍州区马寨乡在古树保护方面主动站位,探索落实“三有三为”工作法,坚持“挂牌保护、多元保护、延伸保护”三者相统一,推动保护工作更加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让古树守望村庄,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一、梳理有账,为古树注册“身份”

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我乡持续抓好古树保护工作。借助区新鉴定古树契机,对全乡包括新增2棵在内的共16棵三级古树,开展新一轮摸排建档。通过GPS定位、影像拍摄、测高仪测算等方式记录古树的各项生长指标。同时采取走访周边农户、查阅资料文献等形式了解与古树相关的历史文化,全面摸清古树名木家底,做到心中有“树”更有“数”。一方面建立一树一档:完成所有古树的“标识牌”挂牌,从标识牌上可以看到古树的树龄、树高、胸径、树种特性、保护人、树木编号等信息,充分发挥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等方面的价值,为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措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培养后备资源:着眼长远发展,从“后继有树”的角度向前一步开展工作,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上户口”,共有6棵树木列入古树“后备军”。  

二、保护有位,为古树撑起“腰杆”

坚持以政府保护为主,专业保护与公众保护相结合的古树名木保护原则。一是党政协同站台。将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古树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引,利用乡例会、中心组认真学习贯彻《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安徽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上级工作部署,坚决将古树名木保护摆在更为突出、更为重要的位置,制定出台《马寨乡绿化美化长效管护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强调扛起古树保护政治责任,明确提出具体保护措施,把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二是落实六方责任。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全面压实古树所有人、乡级总林长、乡林长、村林长、护林员、属地派出所六方责任,形成管护工作合力。狠抓首要责任。明晰古树所有人对古树负日常保护直接责任,经乡考核合格后,方可拨付保护经费;同步开展“优秀管护人”评选,对古树管护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人员进行表彰鼓励,激发荣誉感和责任心。强化“林长+”责任。定期召开乡林长会议,对乡总林长、乡林长、村林长三级职责进行系统培训,围绕“古树在哪里、查什么内容、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四个维度进行古树巡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确保责任落实;配齐建强护林员队伍,开展技能培训,有效补充护林力量。夯实执法责任。乡林业站联合派出所主动履职,结合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同步开展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宣传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调动群众力量,对破坏古树名木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面精准打击。

三是兜牢健康底线。扛牢主责主业,乡林业站负责对古树进行日常养护、施肥、监测生长状况及时抢救,当好古树医生;每年定期为古树进行“体检”,制定保护措施,先后设立保护围栏,针对3棵古树进行修剪枯枝、死枝,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助力“古树”发“新芽”。近年来,我乡投入 12万元,用于古树围栏加固、生态修复等基础保护,兜住兜牢健康底线。

三、拓展有路,为古树赋予“新生”

探索打造古树公园。古树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示,更是文化故事的载体,也是故乡特有的记忆。因地制宜在宋寨村打造古树公园,实现古树与历史人文的融合共存。在有效保护珍贵乡土古树资源、传承乡村历史文脉的同时,打造“一村一景”,吸引百姓参与到保护中来。

创新找准宣传切口。在统筹运用新媒体、传统手段宣传的前提下,全力用好生态教育学校阵地,打通政府、学校古树保护壁垒,创新建立林业校外辅导员制度,通过辅导员对中小学生开展古树保护生态科普宣讲,组织校外实地参观学习,让青少年零距离走近古树,起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效果。

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将古树名木保护利用与绿化美化乡村结合,推动“古树+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古树名木历史文化,让古树名木保护成为推进绿美村庄行动的工作亮点。组织开展“最美古树”“我的古树故事”等评选分享活动,提升古树名木的公众知晓率,最大化挖掘古树资源潜力,让古树名木与古道、古村落融为一体,打造“绿色乡愁”,守护一方水土。2020年我乡被评为省级森林乡镇,获批省级森林村庄8个。

上一页:颍州区袁集镇福和社区:小广场新建洗菜池 暖心举.. 下一页:颍州区七里铺社区老年协会:缅怀革命先烈 鼓舞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