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东坡治颍州 泽被千年
2023-05-10 11:23:00


北宋元祐六年(1091)八月五日,苏轼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知任颍州太守。闰八月二十二日,苏轼到达颍州,开启了为期八个月的治颍之路。

颍州对苏轼而言并不陌生,早在熙宁四年(1071),苏轼在赴任杭州通判途中,假道颍州,与弟弟苏辙一同拜访了恩师欧阳修,在颍州泛舟西湖、诗酒开怀,颍州名酒“风曲”“银条”“香泉”和颍州西湖早给苏轼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在颍州,苏轼传承了欧阳修文学衣钵,为颍州酒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苏轼也传承了欧阳修为民办实事的治理风格,在短暂的时间内办了很多好事,赢得了颍州百姓的赞许。

拒开八丈沟

初到颍州,苏轼就接到朝廷命令,要求他在颍州接待陈州太守李承之、府界提刑罗适、都水监所官差及京西北路提刑、转运司的官员们,共同商议有关开挖八丈沟的事宜。

由于当时开封连年遭遇水灾,颍州周边频闹水患,陈州的官员们主张开挖八丈沟,从陈州境内开挖一条354里长的新沟,以泄陈州之水。但苏轼是一个讲求科学的人,随即展开了细致入微的实地调查和测量。他派教练使史昱等人组成勘探小组,从蔡口到淮上,组织沿途各县官吏,仔细测量地形的高下,利用水平尺,一段一段地测量,每二十五步立一竹竿,每根竹竿都用水平器记下高低尺寸,一共立了五千八百一十一根竹竿,折算成今天的计量方式,苏轼所测量的总距离有四百八十四里多。

通过科学的测量,苏轼弄清楚了工程所涉地形高低,认为在淮河涨汛时,八丈沟入淮口的水位高于上游蔡口水位八尺五寸,淮水势必倒灌,证明开挖八丈沟,既解除不了陈州水患,又会使上下游来水汇于颍州溢流。于是苏轼连写三道奏折,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开挖八丈沟,最终劝得朝廷同意,从而避免了一场劳民伤财而又无甚益处的浩大工程。

整治颍西湖

苏轼非常喜爱颍州西湖的迤逦风光,“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是他对古颍州西湖真实心情的写照。

有文史专家认为,中国古代有36个西湖之说,名气大的有7个,而最为著名的当数杭州西湖和颍州西湖。千百年来,作为风景名胜,颍州西湖为天下游人所青睐,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  

史料记载,颍州西湖系颍河、清河、白龙河、小汝河交汇而成,兴于先秦,闻名于唐,鼎盛于宋。欧阳修担任颍州太守时曾疏浚和整治过颍州西湖。

苏轼组织民工对颍州西湖进行了全面浚理,造了三座水闸,沟通了焦陂、清河、西湖与泉河、淮河的航道,更重要的是调节了颍州城西南的地表水,洪水可以排泄,小水可以积蓄,保障了沿河两岸60余里农田的用水。

与此同时,苏轼组织人员对西湖进行了美化,广植绿树菱荷,增益亭台阁堂等,使古代颍州西湖以优美自然风光和独特园林建筑闻名于世。“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苏轼在其诗中将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大提高了颍州西湖的声誉。宋代以后,颍州西湖的名气大增。

正是由于欧阳修、苏轼等文人知州的精心治理和倾力打造,颍州西湖才名扬天下、享誉千年。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解读阜阳首幅“国庆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