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东坡守颍|疏浚西湖起“三闸”
2023-04-16 08:07:00作者:李援朝来源:神羊在阜阳

  北宋元祐六年(1091),颍州太守苏东坡,多次奏罢“八丈沟”水利工程,被朝廷采纳,避免了劳民伤财,水患颍州,是一件功在当代、泽及后世的德政。其《申省论八丈沟利害状二首》《奏论八丈沟不可开状》等成为水利史上的名篇。此后,又报朝廷批准,“奏乞留黄河夫万人,修境内沟洫。”东坡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重点修整了颍州南境的“清陂塘”与“清沟”大型水库。在这一工程收尾之际,利用冬闲又适时开启了疏浚颍州西湖及三闸等沟洫的帷幕,以期实现环境生态与水利文化的有机融合。  

  旧志史料没有留下东坡修浚颍州西湖等河渠水系的完整记载。但从苏东坡与同治沟洫的签判赵德麟来往的信函及诗作唱和中,仍能发现东坡修“修境内沟洫”的蛛丝马迹和工地剪影。如苏东坡《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诗云:

使君不用山鞠穷,

饥民自逃泥水中。

欲将百渎起凶岁,

免使甔石愁扬雄。

西湖虽小亦西子,

萦流作态清而丰。

千夫余力起三闸,

焦陂下与长淮通。

……

(东坡自注:予以颍人苦饥,奏乞留黄河夫万人,修境内沟洫,诏许之。因以余力浚治此湖)

  在规模庞大的颍州古西湖水利工地,经东坡的宣传动员和感召,民工们深切认识到,要改变家乡贫穷及灾伤所造成穷困面貌,解决温饱问题,不再为身无过冬衣、家无隔夜粮而发愁,而兴修水利,使庄稼旱涝保收,无疑最为重要。因而,大家在河工劳作时,根本用不到官吏站在岸边的督促喝令驱使,也不等喝下东坡太守为河工们抵御风寒、预防风湿而熬制的“山鞠穷”(川芎)中药汤,纷纷跳到寒冷刺骨的泥水中,手持着铁锹、水桶和箩筐等工具,干得十分卖力。上述开西湖的劳动场面,东坡用“使君不用山鞠䓖,饥民自跳泥水中。欲将百渎起凶岁,免使甔(dān)石愁扬雄”(苏轼《再次韵赵德麟新开西湖》)的诗句作了高度概括,因用典多且深邃,细细品味余味无穷,简直就是一幅万头攒动、遍地开花、热火朝天治理河渠的全景展现和生动写照。

  “西湖虽小亦西子,萦流作态清而丰。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东坡在赞美西湖胜概的同时,利用修西湖、浚沟渠后的“余力”修造了三闸,疏浚了清河及焦陂以下通往淮河的航道;理顺了清河、隍池及西湖的水系,使颍州城南等处的地表水,大了可以排泄,小了可以积蓄,使沿河沿湖两岸的大量农田得到了灌溉。 

  东坡诗中及自注的所谓“三闸”,据清乾隆《颍州府志》(卷之一·與地志·水,第40-41页)记载:“三闸:清河穿大、小润河之水,自分水龙王庙南,过焦陂入淮。北流则抵城隍,合西湖之水,出白龙沟入颍。昔人于大润河、小润河、白龙桥三处各置闸,以时蓄泄。欧公(指欧阳修)所以有‘不到焦陂不下船’之句。苏公(指苏轼)复为修整,故有‘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之句。”上述记载涉及到“清河”、“大润河”、“小润河”、“白龙桥”等处河流津梁的名字,重点旨在说明“三闸”的重要作用。

  这三处水闸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其“以时蓄泄”的功能作用显著降低,到了北宋元祐六年至七年(1091-1092)东坡守颍的时候,经实地考察,一并将其列入了“颍州沟洫”治理项目实施方案所通盘考虑的内容。东坡太守和僚属们,组织工役对清河、大润河、小润河、白龙沟及护城河进行了疏浚沟通,对沿途的“三闸”进行了重修加固,因此东坡有“作三闸”、“千夫余力起三闸”之说。所谓的“作”与“起”都有建筑、建造、修建之意,在这里是指对“三闸”进行了重建、重修以加固。清乾隆时颍州知府王敛福曾以诗述及其事:“我闻汝阴自昔多名贤,四郊萧鼓随甘雨。千夫畚锸(běn chā,指挖运泥土的用具)百渎通,余力犹将三闸固”(王敛福《勘灾行》)。颍州太守苏东坡,对清河、大润河、小润河和白龙沟的挑浚,对“三闸”的重修加固,使其所在的河塘,既可蓄水灌溉沿岸的大片民田,用以造福黎民百姓,又使调控西湖水势的功能得以恢复。同时也对清河(古称通商渠)流域水系的畅通无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东坡还疏浚了颍州城墙四周的隍池(护城河)。元祐七年(1092)春,东坡在《次韵赵景贶春思,且怀吴越山水》诗中写道:“萦城理枯渎,放闸起胶艇。愿君营此乐,官事何时竟。”并在诗中自注:“清河西湖三闸,督君成之。”上述的大意是:东坡在颍州督导签判赵德麟,组织人力疏浚了“清河”(即沟通淮河的通商渠)和“西湖”,修整了三座水闸,还“萦城”(围绕颍州城池),挖深清浚了枯涸的护城河,有效地盘活了清河与与西湖、与城周的水系。当修复后的“三闸”慢慢开启,清河和颍州西湖的水位开始上升,原本因水面结冰而胶着或搁浅的大小船只,也可以在清澈的水面上畅通无阻地行驶了。

  旧志记载:“宋元祐中,苏轼知颍州,乞留黄河夫万人并治沟洫。其时县为万寿(即今太和县),隶颍州,必有连类及者。”(民国《太和县志》卷三、水利志)也就是说,东坡“乞留黄河夫万人”,在役夫人的数上,在朝廷提供的投资上,应该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东坡是一位有着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的水利专家,东坡肯定会统筹利用好这笔朝拨付的巨额资金。其治水疏浚的沟渠,应远不止颍州城厢,或是遍及了颍州全境的各属县。可见,东坡守颍的治水丰功伟绩,福泽了全境人民。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 读懂一张瓮城图,弄清一段..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欧公致仕居颍州 痛斥“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