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你的东关记忆是什么?这位旅英阜阳人这样说……
2023-04-15 09:05:00


东关街
阜阳好吃嘴都知道的地方!

这条街

积攒着几代阜阳人喜爱的美食味道

和浓浓的家乡情谊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

一位旅英阜阳人的东关记忆

……

童年的东关

作者:潘琦


之所以对东关印象深刻,是因为我就读的小学和初中,东关是上学的必经之地。

我们小时候,就近上学,家长也不用接送。家属院适龄的孩子很多,三五好友,结伴同行,一路打闹玩乐,留下很多有趣的童年回忆。不惑之年,远渡重洋的我,偶尔还是会梦到某条长满青苔的石板路,某个盛开木香花的小巷子,某条熙熙攘攘的老街及永远不变的老招牌。梦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真实,以至于异国他乡醒来的我,恍惚中真不知道,究竟哪个我是在梦里。

童年的东关是大片的平房区,每扇门内都有故事,每个小煤房都显示着生活的琐碎。平房多,胡同就多,我们知道所有通往学校的胡同小路。穿的胡同多,小小的眼睛就观察到了各个胡同的特色,小小的心灵也感知到了一些生活的百态。

哪条胡同有棵馋人的桑葚树,哪条胡同里有卖油炸花生米的,哪条胡同里有两只追着人咬让顽童魂飞魄散的老鹅,哪条胡同里有个见人就骂的疯太婆……我们都清清楚楚,全看当天的心情安排上学路线。要是正赶上哪家有人结婚,我们往往就会忘记上学的时间,扎在人群里等着看新娘子,等着撒喜糖。总会抢到一两颗喜糖,上学迟到罚站时,偷偷塞一颗到嘴巴里,安慰一下被老师训责的自尊心。

那时小学放学时,学校总让按班级排好队,走在所谓的大路上。那时东关所谓的大路,也没有机动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交通很是安全。戴着红领巾的我们要在队伍里唱歌;碰见拉货的架车上坡,要帮忙去推;路过五保户的家,要进去帮忙打扫卫生等。而一般在半路上,我们的队伍就开始慢慢解散,三五成群地就分散到自己中意的胡同里去了。

无论我们怎样穿胡同,都不会漏掉东关头上这个地方。东关头上就是东关最热闹的地方,是美食集中的地方。每天早上,我们都有家里给的零钱买早餐,一两毛钱就吃得舒舒服服。

印象中,东关头上有个卖枣糕的老头,当年我们顽童眼里的老头,现在想想也不过是四五十岁的年纪。枣糕是一种用糯米和红枣一起蒸的甜品。最早是用新鲜荷叶来包着,吃着只觉得香甜可口,更有荷叶的清香,很受我们的欢迎。

卖枣糕的对面路口就是一家卖麻糊的早餐摊,麻糊有咸淡之分。淡的是米和黄豆打出的米糊,上面撒上芝麻盐以及煮熟的黄豆香芹或豆角,喝着养胃爽口又舒服;咸麻糊更像是油茶或胡辣汤,里面有花生,豆腐丝,海带丝等。我们的早餐一般都是买根油条或枣糕,然后在麻糊摊上边吃边喝。要是起晚了床或胡同里玩忘记了时间,那就买块枣糕边吃边走。

印象中,东关当时还有一种鸡肉蒜黄馅儿的水煎包,出锅时满街都闻着香,当时因为价格偏贵,我们有时只能买上一个,在小伙伴的羡慕里,慢慢地享受。后来回国和老父一起去东关吃小吃,不见了儿时的水煎包和枣糕,满大街是当时没有的羊肉串,但是享受到了依然是儿时味道的粉鸡和煎凉粉。

熙熙攘攘的人群

嘈杂的叫卖声

东关烧烤、艳玲粉鸡、牛肉盒子

胖哥牛肉包、杨万里麻糊、绿豆馍

...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这条阜阳老街,竟藏着旧时教..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馋哭!阜阳这片“美食街”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