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故居探访:历经三朝,“铁棍将军”宁隽元
2023-04-10 17:50:00来源:你不知道的阜阳

胡同尽头,探访先驱故居

沿着宁胡同走到尽头,看到三间高大的青砖瓦房,瓦上矮小的“瓦上松”是老屋时间久远的最好见证。86岁的施绣明18岁时就嫁来宁胡同,她指着老屋说:“这就是你们要找的宁隽元故居。房子没变,只有门窗是后来换的。”

走进小院,颍州晚报记者再一次近距离接触老屋,希望通过它,能寻找到宁隽元在此生活过的蛛丝马迹。现居在此的租客赵飞已85岁高龄,他与宁隽元的儿子曾是同学,少年时曾见过宁隽元。

“他是个高高胖胖的老头,每天起得很早,喜欢背着手出门遛弯,还爱打麻将。”赵飞还记得,过年时这个慈祥的老头会在门口支起一张桌子写春联,他的字写得很好,人们尊称他“老拔贡”。
不过,真正让当地百姓记住“宁隽元”三字的,还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后的1911年11月17日。宁隽元随同革命人士在阜阳城召开安仁会会议,宣布颍州独立,成立皖北革命军,领军北上光复太和、涡阳等地,后被委任太和县知事。

为了能多了解更多宁隽元的故事,记者拜访了参与修编《颍州宁氏族谱》的宁文芝老人。他翻阅族谱后告知记者:“宁隽元的本名是宁治臣,隽元是他的字,父亲是个有名的中医。他1876年生于阜阳城,1954年病逝,享年78岁。”

记忆深处,追忆先人故事

“宁隽元为人豁达大度,有胆有识,救国心切,曾恩贡生、留学日本。”据宁氏族谱记载:宁隽元1905年在南京参加革命组织华兴会,1906年参加安仁会(同盟会别称),1907年捐资与刘启元利用贡院考棚先后创立成达中学堂及阜阳师范传习所,1908年首任阜阳县教育会主任,1944年受聘阜阳县修志馆副馆长。

随后,笔者又辗转找到了宁隽元的重孙、今年52岁的宁国峰。“母亲曾和我讲过太爷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日军飞机轰炸阜城,鼓楼失火,他不顾背疮的疼痛,与百姓一同救火;五四运动时,他曾支持学生运动,进步学生后来送他一把铁拐杖,他见熟人打招呼就象征性挥两下,有‘铁棍将军’之称。”

“太爷为干革命买马匹,曾典当一部分房屋和田地,从前的宅院要比现在大得多。”宁国峰说,建国后宁隽元一直居住在老宅中,那时老宅还有13间房。“后来水利局办公没有场地,太爷做主将宅院借出,再后来那里又成了印刷厂。”1985年,宁国峰的母亲李光培向政府申请收回房屋产权,5间老房才重回宁隽元后人的手中。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只剩3间堂屋保存地还算完整。

走出胡同,再向后看去,宁隽元故居已湮没在层层建筑中。时间过去,老屋里的人已经不再,屋中的事也许也会渐渐被遗忘,只有老屋还在留守,斑驳的横梁记录着历史中的人和事……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100年前,真的有个“莲花池..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阜阳十大古墓【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