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安徽省陈陆、李夏、张舜华3人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俞细文等7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陈陆:洪水中的“开路先锋”
2020年7月22日,巢湖水位激增,百年一遇。位于庐江县同大镇的石大圩突然漫堤溃口,圩区4个行政村全部被淹,多名村民被洪水围困,情况万分危急。安徽省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庐江县大队党委书记、政治教导员陈陆当时已经连续工作96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且长时间的日晒水泡导致双腿红肿、行走艰难。但在接到报警后,他仍然义无反顾登上救生艇,带领消防战士火速奔赴现场。
在成功救出两名被困群众后,陈陆得知村内还有群众被困,其中有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急需救援。顾不上片刻休息,陈陆再次出发。此时溃堤口子愈开愈大,激流涌动。“同志们,我来带路、打头阵。”陈陆毅然决然跳进首艇,主动担当洪水中的“开路先锋”,带领4艘救生艇,向着群众被困的方向全速开进。
突然,远处堤坝传来几声巨响,5台用来封堵决口的挖掘机瞬间被洪水卷走,不见踪影,湖水河水之间的落差水位从40厘米猛增到3米高。“掉头,快掉头!” 陈陆大声喊道。话音刚落,陈陆乘坐的救生艇已被卷入水位落差区域,猛然侧翻。陈陆被汹涌激流卷走,壮烈牺牲,年仅36岁。这并不是陈陆第一次为救援生命挺身而出,2008年合肥雪灾以及2016年庐江洪灾,他都奋战在一线营救受困群众。
陈陆牺牲后被批准为烈士、追记一等功,被追授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入选“中国好人榜”。
李夏: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
李夏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他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这是李夏工作日记扉页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2011年,李夏进入绩溪县长安镇工作,母亲原以为儿子离家近了可以共享天伦,却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山里”。8年来,多个县直部门想选调李夏,均被他谢绝。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上,从大力整顿党员大会会风会纪,到调查处置4年前换届选举“拉票”行为;从盯着村干部退还多领取的1万多元报酬,到让不符合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条件的村民退缴补贴款;从狠抓工作纪律,到督办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只要发现问题线索,哪怕是多年前的“小事”,他也一定要追查到底。在李夏眼里,“纪检工作没有小事”。8年来,他参与处理问题线索77件,其中立案审查32件,处分31人。
2019年8月10日,距离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荆州乡大雨如注。那天是周六,李夏本已答应妻子回家。然而,台风险情终究让他放心不下乡亲们,他选择了留下来。当山洪涌进敬老院,李夏蹚着水将18名老人安全转移;得知有塌方导致道路受阻,他赶去徒手搬运碎石,为救援车辆开路;接到附近一处山体随时有塌方危险的消息后,他耐心劝导,护送17位村民离开。就在他向下一处险情奔去时,却突遇泥石流,被瞬间卷走,倒在了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李夏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登“中国好人榜”。
张舜华:持家行医一肩担
张舜华是新安中医“张一帖”第十四代传人。年幼时,兄长突遭变故夭折,其父痛彻心扉,整日郁郁寡欢。年幼的张舜华暗下决心,传承家学,在陪同父亲出诊时用心观察,认真对照家藏古籍医案悉心揣摩。父亲患病后,张舜华成了家里顶梁柱,无微不至地侍奉双亲、照顾两个妹妹,孝道感动四乡八邻。张舜华聪慧孝顺,终得父亲传授祖传医术,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大夫。
张舜华与爱人李济仁结婚后,因工作原因分居两地长达22年。张舜华独自在老家拉扯大5个子女,既要出诊治病,又需操持家计,所有苦累都自己一个人扛。她常年身后背幼子、胸前挂药箱,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步行出诊,有好几次差点翻坠山崖,被群众称为“铁打身体、马不停蹄”。
张舜华秉承“孝悌忠信、自强精进”家训,从自身严起,培养孩子们勤学明辨、自强自立的品格。她手不释卷,躬身垂范引导子女熟读深究经典读物,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山上认药、采药。在她严格教导和悉心启发下,5个子女都事业有成,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
张舜华曾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除上述三位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之外,我省还有7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是:
捐款帮助逾100名贫困孩子重返校园,成立志愿服务队,为贫困学生送去爱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96812部队49分队技师俞细文;
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甘洒热血,和平年代为红色宣讲四处奔波的安六安市霍邱县科技局离休干部戴清;
55年来先后6次跳进江河,成功救起7人的池州市第二中学退休教师闻国庆;
用22年的真情坚守和无私奉献,护理植物人弟弟恢复生活能力的安徽楚源工贸有限公司退休职工蒋荷芝;
退伍后,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学校去教书近40年,退休后继续义务为农村边远学校教学30余年的滁州市定远县朱湾镇朱湾中学退休教师严明友;
信守“只要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承诺,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
扶贫战线上两次主动留任,先后带领利辛县陆小营村、朱集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亳州市利辛县朱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