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及时疏浚排涝。汛情发生后,立即组织农户和种植大户对田间低洼地开展清沟排水,减轻农作物受害程度,累计参与人员近1800余人,动用各类机械设备130余台,打捞水草杂物20余吨,确保河流排水畅通。
二是准确核实灾情。抽调乡农综站、财政所、三资代理中心3人组成核灾组,对全乡农业受灾情况进行实地核查,重点查看种植大户和贫困户种植作物受灾情况,深入到具体地块查看受灾程度和面积。乡农综站负责灾情数据收集汇总并进行研判分析。
三是加强宣传指导。通过入户走访、颍州夜话、乡村广播、发放技术明白纸等方式,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受涝灾影响情况,指导群众根据时令补种、改种小青菜、绿豆、豇豆、花菜等作物,减轻经济损失。
四是对接保险理赔。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商讨种植大户、一般农户和贫困户农业保险理赔流程,按要求做好影像留存、表格填写、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虚报不漏报。
五是开展环境整治。根据涝害程度和渍水污染情况,结合疫情防控,对居民区、水厂、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养殖场等场所实施环境整治、预防性消毒杀虫处理,降低蚊、蝇、鼠等病媒密度,预防疫病发生,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六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做好道路、桥涵应急抢修的同时,谋划一批具备长远效益的项目,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经摸排,全乡共需清淤沟河塘15处,修缮、新建涵桥34处,挖建排水沟渠、下水道11处,下一步将结合上级项目规划和乡村财政情况,应修尽修,能建尽建,进一步提高防汛排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