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逐渐向好,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三塔集镇拐湾村驻村工作队因时而动、顺势而变,迅速实现“扶贫工作队”“抗疫先锋队”的两次变身,采取“1234”工作法,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将工作重心向脱贫攻坚、复工复产、乡村振兴等方面平稳转移,切实做到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统筹推进。
坚持“一盘棋”。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拐湾村驻村工作队自觉增强全局观念,积极响应镇党委号召,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服从服务于疫情防控大局,由“扶贫工作队”快速变身“抗疫先锋队”,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之后,驻村工作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又由“抗疫先锋队”快速变身“扶贫工作队”,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全体人员在整个过程中同一个拳头、同一种声音、同一个步伐,同济沧海、共克时艰,无一人退缩、无一人抱怨、无一人叫累,为拐湾村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坚持“两手抓”。一是抓好疫情防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和网格化包保责任制要求,该村第一书记杨杰带领全体驻村干部及8名脱贫群众志愿者,全面开展宣传动员、摸底排查、人员隔离、卡点值守等工作。驻村工作队还先后协调“洪胡子”枕头馍、人保公司等爱心企业,筹集防护口罩1000个、医用酒精200斤、84消毒液500斤等价值约1.9万元的防疫物资。同时,驻村工作队自发捐款2000元,脱贫户丁同英、冯志敏主动捐款440元,物资和捐款全部用于疫情防控。截至目前,该村无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生,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抓好脱贫攻坚。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该村组织相关人员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户逐人进行排查,针对因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外出务工受阻、农产品滞销、特色种养产业市场萎缩等情况,驻村工作队采取疏导、协调、督促等多种方式,使存在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驻村工作队还把全村107户脱贫户分为就业脱贫、产业脱贫、兜底脱贫三大类,按照高、中、低收入三种情况分类施策:对就业脱贫的73户314人实行“联系岗位、送您上岗”,对产业脱贫的2户13人实行“保障农资、技术服务”,对兜底脱贫的21户38人实行“动态监测、应兜尽兜”,对低收入的11户15人实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通过初步核算,2020年全村所有脱贫户均可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以上。
建好“三支队伍”。一是组织发动党、团员先锋队冲锋在前。该村先后有110名党、团员投入一线工作,做好劝返点值守、村内巡回劝导工作;二是调动村、组干部突击队履职尽责。全村30名村、组干部凝心聚力、各司其职,做好宣传、排查、管控等各项工作;三是调动乡风文明评议会志愿者服务队力量。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优势,对村内个别打牌、聚餐、相互串门、聚众聊天等群众进行劝阻,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
做到“四个结合”。该村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本地实际,将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复工复产、环境整治四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同步实施。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将疫情防控作为检验村党组织凝聚力和党员党性的主战场,引导党员干部在防控一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二是规划乡村振兴。按照乡村振兴20字方针,做好村域产业布局、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总体规划。三是启动复工复产。针对辖区45名外出务工贫困群众,驻村工作队联系本地企业提供用工岗位,并把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务工人员,为他们及时复工上岗提供便利;同时,广泛宣传奖补支持政策,鼓励村双创车间尽早恢复生产。四是整治人居环境。发挥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的教化作用,引导群众抓好户内外环境卫生,持续提升农民群众卫生意识、管护意识;积极推行“门前三包”等有效做法,发动群众“齐管理、共维护、同监督”,切实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抓实抓好,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效让群众评判、成果让群众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