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一线行动ㄧ安徽阜阳颍州区:召必回!颍州千余退役军人构建防控硬核力量
2020-02-26 00:00:00作者:徐灏

国泰民安时,他们与我们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重整戎装,挺身而出,用爱和责任彰显军人本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没有专业的疫控知识,他们不再有服役时那挺拔的身躯,但是他们来了,他们的番号就叫退役军人。

截至目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有130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当中。这些志坚如钢的老兵们,从日出站到日落,从傍晚站到黎明。疫在岗在、岗在人在!他们始终坚定一个信念: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他们奋战在第一线,构建起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

抗疫一线冲锋在前

“脱下军装仍是兵,若有战事召必回”“社区需要就是我的决定”“我是军人我先上”......这些振聋发聩的誓言,都来自于退役军人们的请战书。

在三合镇新宅村,面对疫情蔓延严峻形势,王浩淇、王中宾和王凯三位退伍老兵,主动请战疫情一线。在村委会的统一指挥调度下,他们身着戎装、佩戴袖章、整齐划一,装上防控宣传资料,一人一辆电瓶车、一车一个小喇叭,每天从早上8点至下午6点,对全村15个联、103个拾、1011户进行巡回宣传,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王家将”。

“现在这种时期,你们还天天到村里宣传,感谢你们,我们一定安心在家,也会劝阻亲戚邻居不要出门。”新宅村村民宁国成说,村民们听到熟悉的喇叭声,从心底为“王家将”宣传队点赞。

鼓楼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张恩伟,124日起就冲在第一线,和社区工作人员、卫生院包保人员一起,逐户摸排武汉返乡人员,全力做好宣传和消毒。他还积极发动战友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宣传“十必须十禁止”,坚定居民应对疫情防控的信心。

岗位就是阵地,上阵就要冲锋。自防控警报拉响,鼓楼办事处为民服务中心主任白翠伟就主动要求到双龙桥社区进行防控疫情宣传,还配合社区医生到居民观察家庭进行量体温及环境消毒、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等。

疫情防控“后勤兵”

在文峰街道桃园社区阜阳市肿瘤医院防控点,有三位来自不同单位却同是退役军人的党员在工作。他们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来子其任临时支部书记。

来到防控点的第一天,他们就配合社区医务人员做好隔离人员每日检查工作,帮助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为防控点建立出入卡办理台账制度、防控范围巡查制度、防控工具交接制度等,以最快的速度让整个防控点的16名志愿者形成合力,有效提升了团队战斗力。临时支部成员洪建军、姜广宇,坚持经常巡逻,不定时对有可能出现聚集的地方进行巡查。来子其还将自己在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信访工作经验分享给志愿者们,提高大家的劝解调解能力,对有效化解少数群众的抵触情绪及偶发矛盾起到积极作用。

25日,他和张金璐代表退役军人服务站向街道市容中队捐赠了价值4000元的医用84消毒液、消毒酒精、消毒喷壶、方便面、水果等防疫及生活物资。他们表示,作为党员、退役军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希望与战斗在最前线的战友们手牵手、心连心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颍西街道城郊社区,有一支10人组成的“老兵志愿者服务队”。他们主动为隔离区域群众做好日常监护,配送米面、蔬菜等日常所需,并协助排查辖区宾馆、网吧等人员易于聚集的场所。“俺们是党员,也都是军人,有啥难事,让俺们上!”这是老兵巫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大年三十起,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看到他匆忙的身影。

不变的军魂

三十里铺镇党委政府启用基干民兵应急分队,以镇武装部长王克斗为总指挥并成立临时党支部。10名基干民兵接到通知,立即赶赴现场,在王克斗部长统一指挥下,迅速开展防控工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临时党支部指导成立了现场人员管控、生活物资保障、医疗监测保障、垃圾清理转运、安全应急保障5个抗击疫情工作小组,5个小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目前,该镇外防截断输入、内防遏制扩散,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封锁区内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充分居民思想平稳、自我防护意识得到加强,广大群众心态良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

鼓楼街道清河社区退役军人谢广辉,积极与到办事处、社区疫情防控宣传,经常穿梭于社区大小巷,通过小喇叭普及防控知识,有效提高居民防范新冠肺炎的意识。除此之外,他还参与外来人员登记,在每个楼道口张贴防疫宣传资料,劝导居民不要聚集,防止交叉传染,为进出小区人员量体温等。

白衣桥社区退役军人张翔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回到社区参加疫情卡点值班,对过往的行人和车辆进行登记体温测量和劝返,阻止外来人员、外地车辆进入社区。

刘大伟是西湖镇路庄村的一名村干部,也是一位退伍老兵。在抗疫岗位上变身多个角色,展现了一名“轻伤不下火线”的军人风采。

带伤上岗的“指战员”。一个多月前,刘大伟在工作中不慎将腿摔伤。疫情发生后,他腿上的石膏刚拆下还没几天,走路都有困难,但是他没有因此退缩,主动带领指挥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并率先冲锋在抗疫第一线,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全村疫情防控人员的士气

悉细心贴心的“宣传员”。刘大伟说:“疫情防控工作要做好,就得让群众有事少出门、没事不出门,出行少一次,安全就多一分。”从挂横幅到贴宣传标语,再到随身携带小喇叭,他尽心尽责地向群众宣传疫情防范知识,耐心地为不理解的群众详细解读,真正让群众听在耳边记在心中。

服务上门的“送货员”。路庄村有17位武汉及周边疫区返乡人员,为切实做好隔离工作,他进门入户耐心劝导,还为他们送去消毒水、口罩等防疫物资。一些空巢留守和患慢性病的老人不便外出,刘大伟就带领其他两委成员和志愿者,为他们送去粮油米面。“现在是抗战疫情的非常时期,我们不能落掉一个人。”刘大伟说。

严格把关的“守门员”。刘大伟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全村4个封闭卡点来回巡视,在卡点处值夜班,对来往车辆和人员坚持做到“三个必须” 。“我扛过抢,上过战场。现在,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重,我必须确保把隐患挡在外面,护佑一方平安。”这是刘大伟对群众的承诺。

疫情来临时,颍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全区所有退役军人发布了《颍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致全区广大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及从事退役军人事务的同志的倡议书》,各乡镇街道退役军人积极响应,检查站、社区卡点、村居路口、复工企业等地,都能看到退役军人的飒爽英姿。

“若有战,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疫不停,老兵不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这既是他们的铮铮誓言,也是他们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源自于曾经的那身威武戎装,更来自于那恒久不变的铁血军魂。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颍州区退役军人把忠诚与担当践行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为颍州区千家万户筑起了一道阻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上一页:区应急局督查工贸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工作.. 下一页: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一线行动ㄧ安徽阜阳颍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