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扶贫先扶智,教育在行动
2018-07-26 00:00:00作者:人民网


自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启动以来,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截止目前,累计投入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4208.1万元。这是区内最大的公共财政支出。

这几年,九龙镇丁营小学的校园悄然发生着变化:校舍焕然一新,教学设备全面升级,智慧教育大力普及,学校内涵不断提升。丁营小学的教职工及周边村民见证了他们的学校从校舍破旧变成村里最美建筑的过程。“学校修缮了教学楼,配置了录播室、电脑室、多功能室等,新建了运动场,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下过雨没法上体育课了。现如今,学校如花园般美丽,学生向往,群众满意。”退休老教师张修华告诉笔者。丁营小学的变化只是这个区教育精准扶贫硕果的一个缩影。

在“颍州教育资助大走访”活动中,三塔集镇中心学校教师袁泉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会让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有困难就有我们。

袁泉老师这样承诺是有底气的,在国家免除教科书、学杂费及发放困难寄宿生生活补贴的基础上,颍州区对建档立卡在校生实施了四项区级延伸扩面资助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在校生免除了簿本费、教辅费,发放营养改善资助金;同时,营养改善资助金涵盖学前、普高阶段,并对建档立卡本科在校生每年财政资助3000元。

“贫困学生莫心慌,缺钱也能把学上,教育资助有政策,欢欢喜喜进学堂,资助哪些要记清,对照政策细端详。幼儿资助补一千,国家补贴来享受;午餐补助七百五,营养孩子助成长……”袁泉老师把教育资助政策变成了顺口溜,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给村民们解读各级政府为贫困生订制的政策红利。

“这样的教育资助政策为贫困生提供了真正的帮助,有效避免了贫困生由于经济的原因上不了学,让教育变得更加有温情。”颍州区教育局局长白莽同志如是说。他告诉笔者,颍州区积极创新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采取“扶贫走访+教学辅导+心理辅导”三扶工作法,建立“1+N”扶贫政策宣传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队,挨家挨户宣传有关政策,建立完善扶贫档案,耐心向村民讲解帮扶措施,帮助优化美化村居环境。做到每个贫困村有中心校领导班子对接,每个建档卡在校生有包保教师负责,每个中心校和自然校有教育扶贫专干联系,每个包保建档立卡户有档案动态更新,可以清晰、及时地掌握每个贫困村、贫困户、贫困生的最新动态,以利于工作的主动开展。

白局长表示,在巩固、夯实现有扶贫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以提高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为抓手,聚焦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让每一个贫困生均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让贫困家庭的劳动力都能学会一项致富技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支撑农村经济困难家庭稳步脱贫,助力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页:阜阳日报:打造仿唐一条街 下一页:阜阳日报:西湖大道建设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