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洄溜居委会第一书记驻村手记:“颍淮小香港” 千年洄溜集作为第八批选派驻村干部,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洄溜这片土地。青苔满布的石街,幽深古香的院落,朴实勤勉的村民,香气四溢的油酥麻花、五香牛肉是这座古老的..
阜阳作为皖北重镇,历代文风绵延,人才辈出。清光绪年间,阜阳城内出了一位名重当时的翰林王震昌。王震昌,字孝起,世居阜阳城鼓楼北韩家胡同。生于清朝末年,少年聪异,博览群书,青年时期,精研经学。光绪29年(19..
阜阳城西约三里之遥,有一条直南直北的泉河支流,俗呼七鱼河。据古辈流传,七鱼河西岸,住着一位贤惠美丽的村姑,名唤彩莲。她上无哥姐,下无弟妹,父亲早亡,只与风烛残年的寡母相依为命,昼耕夜织,勉强糊口。一日..
民国之初,伴随我国新学之兴起,百年历史名校阜阳一中之前身——“安徽省立第六中学”,于1917年应运而生,打破了颍州地带仅有一所初级中学、尚无高中之设的落后教育局面。而这一创举与功德,又不能不归结于出生..
来源:阜阳市颍州区志(1996—2010)
1.《格拉条之歌》歌词 大清子起床/天上出喽太阳/ 心情很好/得把肚皮填铇/ 哪儿我都不去/就吃格拉条子/ 老哩少哩都说好/好吃哩狠哩狠/ 老板俺来/给俺弄碗格拉条/ 多放点豆芽子/多搁点辣椒/ 还有那个芝麻酱/别忘给俺放..
1.《月姥姥》月姥姥,黄巴巴,爹织布,娘纺花。小毛头,要吃妈,买个白馍哄哄他。爹一口,娘一口,咬住毛头的手指头。——运用兴的手法起笔,描述深重灾难时期,阜阳人民的贫困生活。一个平平常常的馍,成大人孩子争..
颍 州 西 湖 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明、清历代名胜。 明代《正德颍州志》载:西湖“长十里,广三里,水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