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风采录 颍州区西湖镇:真情服务暖民心 “一改两为”促发展
2023-06-19 17:55:00来源:阜阳新闻联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颍州区西湖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不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定不移改进工作作风,办好让群众有感的事情,提供让企业满意的服务。

在颍州区西湖镇白行社区人民调解室,一场针对家庭纠纷的调解工作正在进行。前段时间,白行社区居民郑文敏和婆婆因为购买安置房补交费用问题上意见不合,导致原本和睦的婆媳关系出现裂痕。社区网格员在走访群众过程中,了解这一情况后,社区及时组织党员和“四事四权”“五老”调解员,找症结、化矛盾。

颍州区西湖镇白行社区“五老”调解员 田金良说:“像这样的家庭婆媳闹了矛盾以后,如果不及时得到解决,本来是一个小问题,可能会发生大问题,所以我们多次上门,多次做工作,双方都让了步。今天把她们大家都请到社区,共同面对面协商,结果很好,使她们婆媳关系和好如初。”

颍州区西湖镇白行社区居民 郑文敏说:“都是一家人,有啥事能解决不掉。还得感谢社区给俺们调解的,跟老的也没啥了,(以后)该咋样孝顺我还咋样孝顺她。”

基层工作千丝万缕,矛盾纠纷错综复杂。在长期的基层治理工作中,白行社区积累总结出“四事四权”工作法,并在全镇推广,以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保障群众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

颍州区西湖镇白行社区党委副书记 韩梅花说:“通过深化网格设置、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基层服务,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共商共议,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从而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良好局面。”

作为“四事四权”工作法的首创之地,西湖镇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有序推进基层治理改革,让基层管理效率更高、办事更简洁、群众更方便,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目前,西湖镇11个村(社区)设置网格261个,配备网格长92名、专职网格员248名;成立网格党支部15个,网格党小组34个,吸纳党员900多名。今年以来,西湖镇通过“网格管事”解决问题44件、“五老调事”解决问题9件、“支部说事”解决问题19件、“群众议事”解决问题9件,实现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去处、事事有着落,问题不积累、矛盾不激化。

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西湖镇坚持以访企解难为抓手,聚焦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构建“一站式”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阜阳佳豪旗帜工艺品有限公司,是通过招商引资落户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的一家旗帜类工艺品生产企业。随着企业发展壮大,老厂房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然而新建厂房涉及的土地和资金等问题让企业望而却步。了解企业需求后,镇村两级跟踪服务,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党总支副书记 马琦说:“针对企业需求,我们镇村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争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60万元,利用村里原有的建设用地,为企业配套扩建2000平方米的新车间,满足企业生产配套需要。”

阜阳佳豪旗帜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姚园园说:“新厂房建的是两层的,(面积)扩大了两倍,现在已经足够用了,我们新添了一条生产线,产值的话去年是1000万元左右,今年我们想突破1500万元。在镇和村里边帮助下,我们也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把我们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推向市场。”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近年来,西湖镇坚持内培外引,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形成了三产融合发展良好态势。目前,西湖镇已有产业项目200多家,带动4000多人就业,人均月增收1500多元。上半年,全镇累计收集企业问题及诉求26个,上传为企服务平台14个,问题解决率为100%,企业满意率100%。 

颍州区西湖镇党委委员 郭丽利说:“西湖镇党委始终贯彻落实‘一改两为’要求,把作风建设贯穿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落实走访群众制度,健全为民服务管理制度,优化为企办事流程,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质效。下一步,西湖镇党委将继续在探索基层善治路径上下真功夫,求实效,带领一方群众继续开拓创新,向乡村全面振兴、富民强村的目标砥砺奋进。”


上一页:签约67个项目,总投资774.11亿元!2023阜洽会成果.. 下一页:颍州:农机农技融合 助力夏种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