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阜阳“四九”起义,英雄血洒大东门
2023-04-22 06:12:00来源:神羊在阜阳

民国时期的阜阳老城区,是一座沿袭了千年的古城池建筑,由罗城(南城)与子城(北城)组成,内外皆有护城河。明洪武、正德年间,先后完成了北城、南城城墙的砖甃。城周方圆九里四十四步(约今11华里),城高均为一丈八尺(约今6米余),城垣门楼角楼齐备,高耸孤钟鼓楼位于中衢,东南西北有宜阳(东门)、迎薰(南门)、宜秋(西门)、承恩(北门)4座主城门。因阜阳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颍川重镇”。

清乾隆廿年《颍州城图》中的东门(宜阳门)

  位于今南城东关吊桥处旧址为“宜阳门”地域,亦称“大东门”(相对于北城的“小东门”而言),由主城门、瓮城(月城)、护城河及吊桥等组成防御体系。1928年4月9日,由中共皖北特委发动和领导的阜阳“四九”起义之“东门争夺战”,就发生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起义的重中之重,是夺取并据守位于大东门(宜阳门),开放城门迎接城外起义部队攻进城内,捣毁敌方重要机关。起义在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组织下,制定了内外夹击的战略占领阜阳城。并成立了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两个敢死队,一是以胡怀西为队长的第一敢死队,具体任务就是占领城池东门(宜阳门),迎接住在三里湾(省立第六中学校内)第十九军教导团的起义队伍,和阜阳农民赤卫队员进城。二是以申明甫为队长的第二敢死队,约定以火烧城内贡院街留守司令部厨房为起义信号,同时解除附近伪警察局的武装。胡怀西、申明甫,均为陕西省渭南人,毕业于西安中山军事学院,在校加入共产党。

民国35年《阜阳县城厢图》中的大东门、瓮城遗址、护城河、吊桥及东门外居民区

  4月8日午夜,大雨滂沱,夜色如漆。11点55分,申明甫带领第二敢死队队员,一举解除了敌留守司令部哨兵的武装。但留守司令部厨房外堆放的木柴,因被雨水淋透无法点燃。而这时,司令部院子时里响起紧急集合号声并枪声大作。情急之中,申明甫转入营房,将泼上煤油的几床棉被堆在一块用火柴点燃,然后快速向敌警察局移动,但警察局已有戒备,一时无法攻下,且城里的守敌也已全部出动,对申明甫的敢死队形成了包围之势,申明甫只好带着40多名队员朝东门方向撤离。

  与此同时,守卫东门的教导团六连排长、共产党员祝永慧(字敏之),班长郭瑞云(党员),听到城内枪声之后,利用凌晨换岗之机,用铁棍砸死了反动连长苗霞飞,迅速占领了东门城防,并率领守卫东门的起义部队阻击接踵而来的敌人。胡怀西率领的第一敢死队员,也与守卫东门的起义部队一起,英勇地阻击蜂拥而来的敌人,战斗十分激烈。但敌强我弱,祝永慧、郭瑞云等同志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因寡不敌众,弹尽援绝,身负重伤,他们从城墙顶上一跃而下,壮烈牺牲,表现了共产党人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的崇高品格。

  驻扎在东关外三里湾的第十九军教导团,在杜聿德的指挥下即刻开始起义,击毙了一些反动顽固分子。接着在杜聿德、蔡乘波的带领下冲出驻地大门,直奔南城大东门。当起义队伍接近大东门时,发现城池防御已被敌方重兵控制,丧失了攻城时机,加之大雨如注,各路起义部队之间失去了相互联系,只好按照预案将队伍撤到文峰㟷下集中,实施撤退计划。

  链接:祝永慧(1903-1928),字敏之,河南省卢氏县(今属河南省三门峡市)朱阳关杜店村人。1927年毕业于淮阳县省立第三中学,同年投笔从戎加入国民革命军高桂滋部教导队,后扩编为教导团,担任六连排长,在阜阳“四九”起义中壮烈牺牲。其家人亲属辗转多年寻找才得知祝永慧牺牲已久的消息,遂于2017年5月到刚成立的卢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询问追认烈士事宜。

  该局高度重视,立刻安排专人核实情况,积极跟进,按照《烈士褒扬条例》(第九条)规定,及时与事件发生地的安徽省阜阳市民政局和党史研究室联系沟通,发送了《关于追认祝永慧同志为革命烈士的函》(卢民函〔2018〕8号)及相关材料,由事件发生地的安徽省阜阳市,对祝永慧烈士进行追认申报。2019年12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祝永慧同志为革命烈士。卢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得知该消息后,立刻联系了烈士亲属。2020年6月9日,卢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祝永慧烈士的英灵和相关遗物等迎接回家,并在烈士陵园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让烈士的英魂长眠于故乡的土地上。(《烈士英魂回归故土》,卢氏县人民政府网,2020年6月8日)

  如今,在大东门瓮城地域实施的“东城河古城门遗址景观岛项目”业已竣工。建议有关部门,或可考虑竖立一块“四九”起义东门争夺战遗址纪念碑,告诉人们发生在这段峥嵘岁月里的红色历史。


上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丨安徽巡抚贾臻阜阳岳王宫祭拜.. 下一页:相约安徽·向春而行 |跟着晏欧苏 一起游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