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生动教材的作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自2019年起策划推出“红色传家宝”系列活动,以“传家宝”征集为起航点,连续四年发挥创意、盘活资源,着力打造了“红色领航工程”,红色元素鲜明、“党性党味”浓郁,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充分认可,成为颍州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亮点工作和党员教育红色品牌。
“红色传家宝”征集“起航”。2019年6月,为庆祝建党98周年,颍州区委组织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团区委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党团员和退役军人以及各条战线的工作者开展征集活动,寻找革命前辈、老党员留下的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和红色印记。经过15个“寻宝小分队”几个月的实地走访,近500件红色“传家宝”、95个不为人知的红色故事被挖掘出来。退役军人邢涛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获得的一等功奖章;马吉平执行氢弹试验后穿越蘑菇云取样任务获得的钢笔奖励……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透过这些红色老物件,红色基因在传承,奋斗伟力在凝聚。
红色典型人物“护航”。2019年9月,在“红色传家宝”故事的基础上,颍州区在阜阳市率先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团,邀请红色传家宝“故事亲历者”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在15个乡镇(街道)和16个区直单位开展巡回报告,近5000名党员干部经受了心灵的洗礼。同时,充分用好红色人物“活教材”,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好红色微党课。自2019年年底起,拍摄了以驾驶战斗机穿越蘑菇云取样的飞行员马吉平为主角的《穿越蘑菇云的勇士》、以革命先烈张蕴华为主角的《一脉贯颍州》、以抗美援朝老兵孟照起等人为主角的《红色传家宝》等多部精品党课,受教育党员、群众达2万余人次,切实掀起了党课学习热潮。
线上红色微展馆“引航”。2020年,“红色传家宝”征集后,颍州区委组织部利用“颍州先锋”微信公众号开办了“红色传家宝”线上微展馆。进入微展馆,耳边萦绕的是《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眼前的革命老物件真真切切:掉光了红漆的军杯、镌刻着“人民功臣”的牌匾、边角已然残破的兵役证……指尖轻点每个传家宝缩略图,一个个或轻柔或清脆或高昂或略带沙哑的声音,糅合着自己独有的经历,深情讲述着自己与“红色传家宝”的故事,参观者如身临其境,热血沸腾。活动在党员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每天都有各行各业的党员和群众在线上签到,为自己喜欢的“传家宝”点赞,穿越岁月长河触碰和感受共产党员的初心。“微展馆”变成了移动的“口袋书”,既智能又便捷,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中感悟红色文化。活动相关情况被共产党员网首页刊发,入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国课件集锦。
寻迹红色颍州“助航”。2021年7月,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颍州区委组织部将一个个鲜活的革命遗迹和革命故事制作成《颍州红色文化手绘地图》、红色书签、“红色传家宝”展板,推动红色故事线下展学,并定制开发“寻迹红色颍州”云打卡小程序,以地图的形式呈现颍州首批12个革命遗址。党员群众只需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就可以跟随“红色导游”小颍乘坐“红色巴士”前往上线的12个红色革命遗址,听红色故事,“游”红色景点,“点亮”红色印记。红色印记视频展现了大量珍贵史料和实地拍摄画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颍州光辉的历史征程。传颂红色故事,记录光辉历程,活动累计阅读数达到19.6万余人次,总打卡2.2万余人次,分享心得2万余条,达到了以身边的红色历史教育身边人的效果。
不忘来时路“远航”。传承红色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2022年庆祝建党101周年之际,颍州区延续开展“红色传家宝”系列活动。以《颍州红色文化手绘地图》为基础,组织辖区党员教师带领孩子们沿着红色颍州地图路线,走进红色历史遗址,用行游的方式倾听红色革命遗址上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颍州区委组织部、区委教育工委、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联合将师生们行游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10集系列微党课《不忘来时路——红色颍州》,上万名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从中受益。一个个红色故事的讲解传播,激发了师生们崇敬英雄、感恩先辈、珍惜生活、奉献社会的强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