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整理溺水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利用微信群、宣传单、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形式进行警示教育,举一反三,从案例中吸取教训,严防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儿童人身安全。
二是强化全员参与,助推教育实效。根据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方案,切实落实防溺水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防溺水工作“双包”制度,建立巡逻制度,落实责任主体,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进一步加强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以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说教切实消除青少年的侥幸心理。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掌握自护方法。通过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签订责任书、开展学生防溺水“六不”集中宣誓活动,强化家长和学生的“六不”意识。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时间,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掌握基本的自我防护措施,熟悉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四是强化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短信微信提醒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让广大家长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不断加强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常态化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特别要提醒家长履行好监护人的职责,强化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间段的管理,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五是强化联防措施,筑牢联控机制。在辖区所有水域悬挂防溺水宣传教育横幅,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并在显要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水域险情警示标志。做好辖区内危险水域的包报工作,落实责任分工,建立街道、社区、学校、沟河塘包保责任人四级联合巡查制度,严防学生溺水事件发生,确保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