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村: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明星村”
2022-04-28 15:50:00作者:记者 张云山 胡广 通讯员 闫翊来源:中安在线 新华网

以前我们村条件可差了,哪有现在这样的平坦的路,还有文化广场,这几年俺们村变化确实很大……”提起三星村,村民们总会拿八年前和现在作对比。

三星村位于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西部,距离镇上3.5公里,是由原赵王村、孙庄村和南塘三个村于2008年合并而成,是2017年出列的贫困村。全村耕地7060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大豆等农作物为主。

近些年来,得益于该村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让村民们踏上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新生活。

“从2017年开始,我们分别成立了阜阳市颍州区远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星村创业经济服务公司、三星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为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说,村两委班子通过走访调研,积极调整产业发展规划,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村共同发展。

位于三星村赵王的肉牛养殖示范基地是三星村供销合作社实施的项目之一,该项目由阜阳市颍州区远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项目位于三星村赵王庄,总投资1200万元,预计每年消耗农作物秸秆600吨。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26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可达6000元。

“我们这个养殖基地分为两期进行,一期占地20余亩,建有养殖大棚10个及其配套设施,肉牛存栏400多头,预计年产值在300万元;二期计划投资600万元,建有可存栏1000头的肉牛养殖场。”三星村党委委员、肉牛养殖基地负责人张金平介绍说,“二期项目建成后,还可以面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为他们增收提供便利。”

“以前我们想在家门口找个活干,但是机会很少。现在我们村里有几个生产基地,除了这个养牛的,另外还有养蚯蚓的、种玉米的、种花生的、种优质小麦的,项目比较多。”村民杨玉林告诉记者,在肉牛养殖基地工作的一年多时间以来,他每个月工资三千元左右,一年下来收入了三万多元,现在的生活条件也比过去好太多。

杨玉林提到的蚯蚓养殖基地,2020年1月份开始筹建,利用三星村林下土地建设蚯蚓养殖基地,把畜禽粪便经无害化发酵后养殖钓鱼蚯蚓,可年产商品蚯蚓80吨,年产值达160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本村及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可达4000元。

“考虑到生产经营成本,今年我们把原有的蚯蚓养殖基地搬迁到了肉牛养殖基地旁边。”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介绍,三星村还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把肉牛养殖用的废弃秸秆和牛的粪便一起发酵、用于蚯蚓养殖,蚯蚓渣再还原到土地作为有机肥料……一套生产环节下来,实现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农业生产闭环效应。

“秸秆是收购本地群众的,一亩地秸秆40至50元不等。秸秆废料用来沤肥,有效的避免了资源浪费。”蚯蚓养殖基地负责人刘亚辉介绍说。

肉牛养殖和蚯蚓养殖只是三星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三星村目前已经形成了“3211”六大项目和“三圈”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即有机小麦、有机玉米、高油脂花生3个特色种植项目;蚯蚓、肉牛2个特色养殖项目;1个品牌粮种植和1个粮食仓储中心;“三圈”经济即种植经济圈、养殖经济圈、生态经济圈。这些产业的发展,给当地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为群众家门口就业创造便利。

“我们村的这几个产业,总的能够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平均每个人的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多的可以达到4万多元。除了工资,他们有的还有种植收入,比如说小麦、玉米,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也可以增收1500元左右。”杨坤山说,该村的产业发展也带动了邻近村庄四五十人群众就业。

产业发展带来了效益,也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富了口袋,三星村开始着手改善人居生活环境。

为建设美丽幸福三星,三星村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来抓,将环境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广泛宣传、强力推进,通过广播、座谈会、张贴倡议书的方式,广泛动员干群积极投身美好家园建设。在组织保洁人员对道路、房前屋后垃圾进行清理的同事,三星村还通过制定奖惩机制,提高群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对于卫生环境保持较好的居民,我们会减免一定的合作医疗费用;还对各个村庄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的给与一定的奖励,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也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杨坤山说。

如今走在三星村的道路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处处整齐壮阔的生产基地,都是三星村的群众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基础。

2020年,三星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0万元,位居全市所有村首位;2021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余万元。杨坤山表示,三星村将继续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之路,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所有群众享受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美好生活。


上一页:颍州区:按下复工复产“加速键” 下一页:三星村以改革促集体经济发展 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