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各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育人主阵地,开展适合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特色社团活动的同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月的颍淮大地,麦苗青青、生机盎然。颍州区程集镇王湾小学把劳动课搬到了田间地头,让孩子们走进麦田、亲近自然。村里的种田“老把式”还现场讲起了农业知识,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颍州区程集镇王湾小学学生 韩夏说:“我不仅学会了小麦的生长变化,也知道了一些农业工具,收获很大。”
颍州区程集镇王湾小学校长 任丽说:“将科学课与劳动课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农业知识,也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
落实“双减”政策,抓住课堂“主阵地”。颍州区各学校高度重视课后延时服务中的精品社团活动,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发挥特长。在颍州区东清小学气象社团,学生们正在认真学习气象知识。
颍州区东清小学学生 黎雨泽说:“可以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而且气象是每天都需要记录的,时间长了就可以锻炼我们的恒心。”
阜阳市东清小学电教主任 丁玉平说:“社团活动能带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学科,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减负增质,让教育变得接地气而又暖人心。眼下,颍州区各学校突出“五育并举”,积极拓展课后延时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