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麦返青拔节期,作为粮食主产区的阜阳,加大了科技力量在春耕田管中的应用,全力以赴为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颍州区一处高标准农田,种粮大户路广海的6000多亩优质小麦长势良好,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这里的田管采取植保无人机空中喷洒和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地上作业的联合模式,避免了飞防死角,提升了效率。
颍州区种粮大户 路广海说:“全部是机械化作业,飞防两天全部打完,效率提高30%到40%,(每亩)产量提高100到150斤,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颍州区种植小麦38万亩,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提前备足农药、机械等物资,采取社会化服务,安排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农药使用、机械化作业等进行全方位指导。
颍州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 马斐说:“我们全区是26家社会组织参与小麦“一喷三防”飞防服务,确保我们颍州区38万亩小麦飞防全覆盖一遍,根据后期的病虫情,再确定第二遍飞防是否实施。”
今年,阜阳市小麦种植面积达到753.7万亩,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到田间地头,分类指导种植户制定了科学的田管方案,施肥、病虫害防治有序推进,小麦苗情较往年也明显提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汪建来说:“今年我们安徽阜阳市以及主产区的小麦苗情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这个时期的田间管理已经基本落实到位,为我们下一步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下一步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决好播种期间的有时候水分干旱,或者是我们拔节期的水分不足,这些重大的瓶颈问题解决以后,我们安徽的小麦继续增长100斤,增效100块钱每亩是有希望的,会在国家的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