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指引全新时代的道路方向;新征程,汇聚勇攀高峰的伟大力量。回望2021,颍州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更响亮的主旋律、更强劲的正能量、更突出的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奏响了前进的冲锋号。
01
正学风 理论学习成效显
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扎实推进全区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开展。注重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以及金融知识结合起来。
全年共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7次,编印了《颍州区委中心组学习》16期,整理高端报告学习资料6期。坚持开展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专题讨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史学习教育,结合我区各项中心工作进行交流研讨11次。通过研讨发言,交流学习成果,明辨理论是非,充分发挥了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02
出实效 思想工作有创新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决策民主科学,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贯彻落实的党建工作机制。
组织开展了全区宣传干部培训班、党史学习教育业务员培训班、意识形态人才库入库人员培训班等,进一步提升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干部综合素质。在宣传部机关推行“每周一课”制度。全年部机关就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章党规等开展学习60余次,形成有分量的调研报告6篇。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宣传思想工作同部署、同分解、同督查、同考核。大力支持配合区纪委监委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组开展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的实施办法》,印发了《区委宣传部202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保障了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健全完善了民主生活会制度、主题党日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思想工作汇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全年赴三塔集镇大塘村等地开展精准脱贫、基层党建联点督查工作20多次。目前,结对帮扶的23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进了机关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03
多举措 引导舆论形式活
截止到2021年12月下旬,全区共发布市级及以上新闻稿件1929篇。其中央级媒体30篇、省级媒体150篇、市级媒体1749篇。新闻稿件《【直通党代会】三合镇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围绕“增收”做文章 持续壮大农业产业》等30篇报道,在新华社、人民网、人民周刊等媒体发表转载;有17篇稿件被“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采用,其中我们部里推出的稿件《“艺术化”宣讲推陈出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发表在全国平台首页,阅读量超过600万人次。今年创新开展了“理论+”宣讲。吸纳三合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坤山,景区街道白行社区党总支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闫永志为实践宣讲员,创新打造“理论+”宣讲模式,开展了“汲取榜样力量 做好时代答卷”——颍州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巡回宣讲报告。理论宣讲员阐释精神内涵,实践宣讲员介绍成功经验,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宣讲模式,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成立了以民间艺人为主的“艺术化”宣讲团,通过顺口溜、大鼓书、戏剧等形式,广泛开展“艺术化”宣讲,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今年以来,我们共开展各级各类宣讲两千余场,受众13余万人次,宣讲工作呈现出“场次多、形式活、受众多、覆盖广”的特点。
04
强监督 意识形态步伐稳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同心力,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颍州区以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全区上下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了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向上向好态势。同时,加强对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网络、论坛、报告会等重点阵地的导向管理,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今年,成立7个专项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直单位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提出整改意见,有力促进了各级党组织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抓实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认真落实市“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解难解烦解惑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拓展了活动平台,开通了“州到服务”网上诉求平台,努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民生诉求。逐步探索形成了“1131”工作机制。即坚持“一把手督办”、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实行“三审办理制”、瞄准“一个目标”。截止到12月31日,我区在“阜务为民”平台已受理323条问题,已转办305件、回复227条,回复率70.2%。
05
往心走 党史学教百花放
颍州区充分挖掘利用各类红色资源、平台载体,拓展思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不等不靠”“先学先行”“守正创新”,创新推出各类自选活动,着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往根源走、往深处走、往全面走,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亮点纷呈”的景象。
一是我们推出了“寻迹红色颍州”红色地标“云打卡”活动。红色地标包括阜阳烈士纪念馆、四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等。在手机页面点开地标,就可以通过照片和视频,详细了解我们身边的红色历史。目前活动页面浏览量已超过20万。
二是开展了“红色传家宝”征集、展示活动。我们共征集老革命们珍藏的红色史料和物件780余件、整理红色故事144个。然后开办线上“微展馆”,点开“微展馆”,我们可以了解每一件“红色传家宝”的故事。“红色传家宝”活动先后被中组部“共产党员网”“人民网”等平台推送报道,而且入选了主题教育全国课件集锦。
三是成立了乡镇街道党校。今年12月,三合镇、王店镇、文峰街道作为颍州区首批试点单位,正式挂牌成立乡镇街道党校,让我们的党史学习教育有了农村新阵地。
四是推出线上系列活动。我们先后推出了“百年党史”网络竞答、“今日颍州”教育视频、“党史百年天天读”“校长说党史”等线上活动,其中“校长说党史”的浏览量已经接近30万人次。五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其中三合镇以党建引领,发展村集体经济,2021年收入了957万多元,然后拿出178万元,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为1178名脱贫户分红,每人分了1500多元;全镇村级供销社还从收入中拿出50万元,为1738人代缴了2022年新农合个人参保费。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启动跨部门协调机制,专为找不到办事门路的群众解难题;区数字资源局建立“帮办代办”机制,为企业缩短了办事流程和时间。
目前,全区领导干部、老干部、理论宣讲员已深入各镇、各部门、医疗行业、互联网企业、统一战线等开展近200余场党史教育宣讲;在深入基层切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共为民解忧、为民办事200余件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形成为民办实事工作清单,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畅通群众诉求通道。
06
抓细节 文明创建出成果
一年来,颍州区以提升行业整体文明程度为目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总要求,从活动开展、好人引领、诚信建设、行业规范、督查考评等方面入手,着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快推进“数字颍州”建设。建立了“数字化城管平台”,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推动社区治理服务互联化、智能化;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智慧停车”平台建设,试点成功后将在全城推广,有效解决我们的停车难题。二是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了一批精品站所;在全市率先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制定服务“菜单”,形成“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运行机制。目前全区共开展80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近5万余人次。5个单位和个人被评为“阜阳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颍州区宣传文化战线必将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优异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