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又是稳民生、稳人心。今年以来,颍州区紧紧围绕就业创业两大主题,将就业服务保障作为解决民生、促进发展的头等大事,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稳住就业“基本盘”、托起群众幸福感。
在安徽正德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新员工刘朕正在忙碌。去年大学毕业的他,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待业快一年,前段时间,通过线上方式报名人社部门青年就业见习岗位,经过培训实习和双向选择,刘朕很快就在正德公司正式上岗。
安徽正德人力资源阜阳分公司员工 刘朕说:“这边工作环境是相当不错的,每个月差不多有4000块钱左右的收入,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就业选择。”
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稳就业关键是稳企业。颍州区依托企业建立青年就业见习、实训基地,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吸纳16至24周岁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群体通过见习岗位,全方位提高劳动技能,实现高质量就业。
颍州区人社局工作人员 陶薛交说:“根据企业自己的用工需求,给企业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将人员推送上岗。今年以来,颍州区共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20多个,公益性岗位350个。实行专人对接、精准服务,搭建就业服务平台,确保各项惠企政策扎实推进。”
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社会稳。聚焦农村重点人群,颍州区通过“产业+就业”组合拳,围绕“一村一品”,持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着重搭好农业企业、扶贫车间用工需求平台,促进群众就业增收。
在位于颍州区袁集镇窑前村的阜阳安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上百亩辣椒收获之后,企业正组织工人们套种大蒜。村民秦艳之前一直在外务工,今年因为照顾生病的老人而返乡,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收入减少。前段时间,秦艳在村里的宣传下,来到种植基地就近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有了保障。
阜阳安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人 秦艳说:“这个基地在家门口很不错,一天七八十块钱,一年下来一万多块钱左右,既能照顾家里也能增加收入。”
阜阳安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继海说:“一年两茬,辣椒加大蒜,每年工人能干到七八个月的活,现在给工人每年开支大概在130万元左右,平均下来就是每人每年能挣到1万多元。下一步乡村振兴,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多流转土地,带动我们老百姓一起致富。”
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如今,窑前村已发展有规模化种养植企业6家,吸纳2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颍州区袁集镇窑前村党总支委员 张金安说:“接下来,我们村围绕产业、就业和创业,打好发展舞台,延伸产业链条,做好政策和服务保障,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
眼下,颍州区把稳定就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实抓细,不断创新就业举措,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确保劳动者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