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中小学积极落实“双减”工作任务,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参与,开展适合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特色社团活动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孩子们切实享受到减负带来的红利,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阜阳市九里小学的智能机器人特色班里,学生王志博在老师的指导正在对智能机器人进行组装,王志博平时就对智能机器人比较感兴趣,“双减”后,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针对像王志博一样的学生,学校专门开设了智能机器人社团,还专门配备了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进行全程辅导。
阜阳市九里小学学生 王志博说:“我很喜欢这个社团,这里的老师非常认真,学习了一些机器人方面的知识,丰富了我的想象力。”
阜阳市九里小学校长 肖明说:““双减”以来,我们学校通过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优质的环境,为广大学子开辟多元的成长环境,成就孩子的梦想。”
“双减”政策下,如何切实减轻学生、家长负担。阜阳市九里小学与学生、家长交流研讨,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开展机器人、手工制作、美术、书法等特色社团,根据学生的需求,实行弹性管理,社团根据学生多少,配置辅导老师,让每一个孩子在感兴趣的社团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
阜阳市九里小学老师 唐甜说:“我们也会分析孩子有兴趣、感兴趣的一些课程,增加这些课程的师资力量,去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去满足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
阜阳市学生家长 孔黎说:“以前孩子外面我给他报了很多,主要是看其他家长报,我也想报,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孩子累,我也累,现在学校有了这么多的社团活动以后,他每天在学校里开开心心的,兴趣更广泛,所以我觉得这项活动是利国利民,是解决我们家长难题的大举措。”
减负增质,是让教育变得接地气而又暖人心。“双减”之下,阜阳各中小学学生的学业压力逐步降低,高效的学习方式、生动的教学课堂、广博的知识储备和多样的健身方法汇成了新的洪流,推动着阜阳教育向着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