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缅怀历史,礼敬老兵,进一步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共阜阳市颍州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阜阳市颍州区委组织部、中共阜阳市颍州区委宣传部、阜阳市颍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百名老兵观看电影《长津湖》活动。
此次观影活动邀请了孟照起、吴文财、刘士安、喻子明、苗润堂等抗美援朝老兵代表以及“红色传家宝”代表,退役老兵代表,各乡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代表。
颍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邢焕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梁峰等领导在观影前与抗美援朝老兵和功臣模范代表们亲切交谈;少先队员代表向抗美援朝老战士代表献花,行少先队礼,并和他们共同观看了电影。
退役军人、2019年6月“阜阳好人”荣誉获得者张邵伟说:“我们之所以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就是有了这些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英勇顽强的付出。今天有幸和前辈们一起观影,将成为我永生难忘的记忆。”
直到影片结束,苗桥小学五年级学生唐诗仍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直到亲手把献花送给老英雄的那一刻,这个俏丽的小姑娘还难以想象,面前这些老人,在71年前为国家和民族付出过什么,“相比歌星影星,他们才是我们最该追的星。只有好好学习,才能不辜负先烈们的牺牲。”
颍州区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徐颢说:“看完电影,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如今国泰民安的来之不易。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用好红色资源,铭记党的历史就是对先辈最好的缅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对新时代最好的奉献。”
观影结束后,一些老兵也纷纷感言,长津湖之战,中国军队打出了自己的威风、血性和精气神,让世界看到中国是一股“不可辱”的力量。作为退役军人,将永远发扬抗美援朝精神,上下同心,不畏艰险,砥砺奋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些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故事
如果时光倒流依然选择战斗
“再看看
我的勋章挂整齐了没有?”
抚摸着胸前挂的一排排勋章
孟照起老人不住地向女儿唠叨
今年91岁的孟照起老人
20岁参军入伍
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在那场震撼世界的长津湖战役中
老人便是亲身经历者
老人忘不了,在长津湖咸兴南道伏击敌人时,负责后勤的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送上阵地的土豆,在零下40度的低温下,都被冻成了冰块,唯有靠战友的体温一点点暖化。
即使如此,在伏击战的一个星期内,每人也仅仅分到了三颗土豆。这三颗土豆和一把煮熟的萝卜缨子,便是战士们战斗一个星期的全部军粮。
“装备不如敌人,
可我们打仗比他们勇敢!”
在接过少先队员们送上的鲜花时
望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
老人激动地说
“如果再回到20岁时,
只要祖国召唤,我依然会选择战斗!
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期望。”
他用血肉铸就钢铁之躯
今年93岁的喻子明
是当天6位老兵中
另一位长津湖战役的亲历者
作为志愿军第9兵团26军直属炮兵团的炮长
喻子明落下了右耳听力衰弱的毛病
“战场上的炮声啊,就在耳朵边不断炸响。
往往一场战斗下来,
大家都成了啥也听不见的聋子。”
在入朝作战的第一天
喻子明所在部队就遭遇了空袭
在敌机一阵扫射过后
他眼睁睁看到身后一位战友当场牺牲
那也是喻子明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让喻子明最难忘的,是在长津湖战役的尾声,部队追击逃窜的敌人。
以骡马为主要运输方式的炮兵团在追击时,被一条炸开的河流挡住去路。“必须要迅速过河支援战友啊!”面对困阻,自幼熟知水性的喻子明自告奋勇下河探路。
系好袖口裤腿,手持一根长棍,喻子明就这样慢慢趟过了河。浸泡在零下近40度的冰水中是个什么滋味?待喻子明回到岸边时,已经快被冻成了冰人,“当时就有两个战友将我拉上岸,迅速脱光衣服抱在怀里取暖。就差一点,我就永远醒不过来了。”
那场战斗过后,喻子明被部队授予了二等功。
他用一只耳朵换了一辆坦克
电影临近开始
91岁的吴文财老人静坐在影院一角
眉目含笑
注视着来回忙碌的工作人员
和手持鲜花的孩子们
吴文财是名坦克手
因为战场上落下的病根
他的一只耳朵完全失去了听力
1951年9月
吴文财跟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
在战场上
最令他难忘的是铁原阻击战中
争夺394.8高地的战斗
在那次战斗中,吴文财所在排的4辆坦克全部藏身于山洞中,眼见敌人越靠越近,排长一声令下,山洞中的坦克便开始涌出,向着敌人发泄怒火。
只听“咣”的一声,吴文财的脑袋被震得嗡嗡作响。待一团火光亮起,阵阵浓烟消逝后,敌军一辆坦克被击毁了。
战斗打了三天三夜,等到最后休整时大家才发现,原来吴文财所乘坐的坦克也被敌军炮弹击中了。不幸中的万幸,由于距离较远,炮弹又击中的是装甲最厚重部位,大家才逃过一劫。
“如果炮弹再深一厘米,
我们这一车人就全牺牲了!”
吴文财话语中带着激动
“用一只耳朵
换敌人一辆坦克,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