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区出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
2021-08-18 00:00:00来源:颍州区教育局 【
大 中 小】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4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通知精神,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儿童为本,坚持双向衔接,坚持系统推进,坚持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共育工作,强化幼小协同合作,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通过实施攻坚行动,促进全市幼小协同、家园共育、家校共育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增强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逐步健全联合教研制度,转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基本形成科学衔接、有效衔接的教育生态。工作小组对辖区内小学、幼儿园进行情况分析,选择优质小学2所、幼儿园6所作为实验点,成立幼小科学衔接共同体。其中,北城小学和地直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迎春幼儿园结成第一共同体,清河路第一小学和文峰幼儿园、阜纺幼儿园、育英幼儿园结成第二共同体。
▲(1)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实施《幼儿园指导要点》,促进幼儿园的各项发展目标落实。▲(2)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小学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作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确保课时安排。▲(3)注重幼小教育教学方式相衔接。幼儿园要进一步引导教师树立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大班下学期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课程设置和相关准备,建立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期待和美好向往。要防止和纠正把小学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简单搬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小学要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调整一年级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落实国家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实施方式,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区教研室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与学区内试点园建立学习共同体,制定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引导教师在儿童发展、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研究交流,根据实践需要确定研究专题。幼儿园尝试以《入学准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助力幼儿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活动。小学各学科结合《小学指导要点》开展幼小衔接在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认真制定教案。做到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
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纲要》《指南》《意见》,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重点强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发挥教研部门和一线骨干教师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业务指导,不断增强教师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4、增进家园(校)协同有效沟通,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试点园(校)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幼小衔接系列讲座等多种家校沟通方式,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同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超标教学、违规统考、考试排名和不履行教学责任等行为。督促试点园(校)加强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促进幼小衔接。6、定期集中交流研讨,探寻幼小衔接的有效路径,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 。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学校要定期开展聚焦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及时做好总结。
1、制定实施方案和制度标准,完成8所试点园校幼小科学衔接考核工作。制定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师资培训计划,形成考核机制。试点校、园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制度标准,成立校、园级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2、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区级管理团队培训,发挥关键人群核心指导力。主管部门分管领导、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带头,试点园校长、分管同志、教务主任等组成区级管理培训团队,组织试点园校“走出去”,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环节,提高关键人群的核心指导力,有效指导开展幼小科学衔接工作。试点园校制定整校推进方案、管理制度、培训方案等,成立校级队伍,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帮带全区各校,形成示范引领,起到辐射作用。4、组织专家、名师系列讲座,成立校级幼小科学衔接培训团队。全区中小幼儿园、各中心校选派园校长、分管同志、教务主任组成校级培训团队,邀请专家、名师开展系列讲座,重点强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学习培训,使幼小教师以促进幼儿儿童身心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学习有效帮助幼小做好科学衔接的一些教育途径和方法。依据培训工作中心下移原则,在培训校级培训团队基础上,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发挥各校园长、分管同志、教务主任在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业务指导,不断增强教师及时解决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能力。▲一是将幼小科学衔接纳入督学督导工作计划,责任督学在督导时重点督导幼儿园及小学的幼小衔接工作。▲二是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督导评估中,并作为幼儿园和小学常规检查、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表彰奖励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大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督查力度,不定期组织督学进行专项检查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情况。区教育局定期进行培训、研讨、督查,提高站位和认识,把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正确把握目标和重点,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做到“四不”,即不走样、不跑偏、不打折、不放弃。统筹各方资源,做好经费保障,确保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取得实效。将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纳入开学工作检查、教学常规检查和教育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挂牌责任督学制度。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等违反规定的园、校,实施通报并限期整改到位。
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纳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优评先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的重要因素,要通过颍州教育在线、报社、网络等媒体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多渠道宣传科学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及时推广具有借鉴价值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树立科学导向,形成生态环境圈。
各校、园利用家长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家园共育活动,引导家长社会人士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自觉抵制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自觉支持和参与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工作。要及时总结宣传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全方位促进衔接工作向深度和高度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