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党史的体会和感悟落实到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上,落实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实践中,颍州区民政部门本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宗旨,努力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持续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成功的次数多了,慢慢、慢慢就有信心了……”
在颍州区王店镇,心理老师正在为全镇留守儿童家长、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监护人上心理教育课。为了全方位提升家长、监护人教育抚养能力,民政部门将心理专家邀请到镇,送课上门。
颍州区王店镇居民 邹志平说:“我孙女儿今年十岁,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今天的上课,我也学到了不少,我要及时和我孙女儿沟通,及时了解她的心理变化,政府把课送到我们家门口儿,也解决了我们教育小孩儿的难题。”
除了关注儿童“成长中的烦恼”,民政部门还不断织牢、织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网。先后设立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下发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措施办法、提升孤儿生活水平。目前我市散居孤儿供养标准从2015年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现在1100百元,增幅达到85%。
阜阳市民政局儿童福利科科长 尹黎明说:“通过学习党史,使我们增强了为民服务的意识,我们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构建市、县、乡、村保护儿童的服务体系,让我们儿童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今年以来,颍州区民政部门持续深化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切实用力“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常态化、长效化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颍州区三合镇养老中心的老人们今年居住上了更好的环境。以前,这家养老中心的瓷砖地板存在容易造成老人滑倒的风险,不锈钢扶手,也让老人难以握紧。养老中心及时向区民政部门提出改造申请,很快得以解决。
三合镇养老中心负责人丁井辉说:“申请过以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完成适老化改造。老人在走廊里,房间里我们也比较放心,不容易滑倒。”
2018年以来,颍州区民政局共投入400多万,解决了全区八家养老机构提出的安装电梯,铺设防滑地板、室外环境绿化等适老化改造的要求,从细节入手,让老人更宜居。
三合镇养老中心老人说:“环境好,吃的好,在这里很好。”
颍州区民政局副局长 王红说:“因地制宜,通过软硬件提升,确保老有所养,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