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熙宁四年(1071)九月,苏轼赴杭州通判任时过颍州,与弟苏辙一同拜望欧公。在颍州逗留期间,他们除了畅游西湖,饮酒吟诗,还谈医论药,品鉴诗话。尤其是对著名画家、诗人文同(与可)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很高评价..
阜阳市“刘公祠”,也称刘武穆公祠、刘太尉祠、刘锜庙,又称刘侯祠、报功祠。阜阳市“刘公祠”,也称刘武穆公祠、刘太尉祠、刘锜庙,又称刘侯祠、报功祠。自明嘉靖年间颍州通判吕景蒙创建“刘公祠”至今,已有近490..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等。所谓“甲骨”,是古代占卜时所用的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又被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被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用羊..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重要书法绘画工具。从古至今,一直深受文人雅士和凡夫俗子的喜爱,样样都是文人心中的圣物。无论是朝廷、官府的日常办公,如奏折文告,还是文人简牍记事、写诗撰文..
东坡对砚台与笔、墨之间的关系研究的颇为透彻,在使用上也很有体会,因而得出结论:“世上之事,兼美实难”。东坡也向德麟娓娓而谈,回忆了不少文人趣事,如苏轼与司马温(即司马光)论茶与墨。颍州签判赵德麟把此事..
北宋元祐六年(1091)八月二十二日,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太守,至次年二月底迁扬州太守。在颍州的半年时间内创作了有《泛颍》《聚星堂·雪》“知颍诗”70余首、词作《减字木兰花·春月》《浣溪沙·荷花》等8..
在颍河西路南侧阜阳幼儿师专附属小学(附小)北门前的人行道旁,有一株植于民国初年,树龄约110多年的刺槐树。树高约20米,胸围124厘米,覆盖面积达144平方米。其树形优雅,树干茁壮、枝叶茂盛,花开芬芳,尤其是树干..
在金种子生态酿酒产业园区(三十里铺镇原大王村幸福庄地域)西南角水塘边,有3株百年古树,其中一株朴树,树高16米,胸围130厘米;两株紫藤:一株树高16米,胸围70厘米;一株树高10米,胸围65厘米。2015年2月9日,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