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古称颍州,在皖西北,接河南,文化也属中原。阜阳虽在安徽属华东,但经济显落后,又不在交通主干线上,多年被戏称为华东的“西伯利亚”,过去给外人的感觉也是“脏、乱、差”。 京九铁路开通,阜阳成为重要的..
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皇祐年间知颍时,称赞颍州“物产益佳,巨蟹鲜虾,肥鱼香稻,不异江湖之富”(欧阳修《思颍诗后序》)。绍圣年间,苏辙起草的崔公度《知颍州敕》(古代授官凭信)评价颍州“汝阴土沃民夥..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景德四年(1007)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皇祐元年(1049)二月,欧阳修由扬州改知颍州。这是欧阳修..
北宋皇祐元年(1049)二月十三日,欧阳修由扬州移知至颍州任上。当时推官张洞,为州府属官,协助治本州府公事,掌推勘(审问)、刑狱、诉讼等的司法官员。欧阳修对颍州始终存有好感,曾称誉这里“民淳讼简风气和”。..
田用坤,字同乾,颍州人。其仪容伟丽,举止端详,精力充沛。年轻时,谢绝交游,关锁门户,悉心读书,文思敏捷,落笔千言,斐然成章。明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行人(明代设行人司,复..
[编者按][编者按]950年前(熙宁五年)的八月,北宋一代文宗欧阳修在颍州西湖之畔逝世。在此前一年的九月,苏轼与弟苏辙赴颍州谒拜恩公欧阳修,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北宋文坛宗主交接的千古佳话。谨以此文纪念欧阳..
[编者按]“欧苏旧治”之美誉,仅有欧苏相继为守的扬州与颍州。欧阳文忠公与苏文忠公涉及颍州的诗文著述、书法绘画和甘棠政绩,是两位前贤馈赠给阜阳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将其赓续传承、弘扬光大,就是对他们的最..
在颍州区鹿祠街上有一处佛香四溢的古建筑——资福寺。高大气派的宋代建筑风格,飞檐翘角的神韵流传了千年。宋代抗金名将刘锜曾在这里留下名诗佳句。资福寺刘锜迅扫妖氛六合清,匣中宝剑气犹横。夜观星斗鬼神泣。昼会..